上午的训练结束,李绵冰对医疗兵交代一番,让他们照顾好那些士兵,然后连饭都不吃便回到她的房间。
在椅子上坐定之时,李绵冰终于坚持不住,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浑身颤抖冒汗。她小心地拉起裙袍,看向左脚踝时,发现已经红肿得厉害。
昨日,李绵冰左脚踝扭伤并且二次创伤,虽然经过黎彬的医疗处理,但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痊愈。今日她训练士兵,强忍着伤痛走了一个上午,不知又造成了多严重的第三次创伤。
此时,她看着伤口,眉头紧皱,静静发呆,不知道想些什么。
过不知多久,黎彬来到李绵冰房门口,轻敲了一下,门没关,便直接走了进来。
李绵冰回过神来,赶紧放下裙袍,然后笑着向问道:“黎彬哥,你怎么来啦?”
黎彬抬了抬手中的药托盘,笑着说道:“给你换药来了。”
说话间,黎彬就在李绵冰身前蹲了下来。李绵冰躲了躲,却知道躲不过去,终究任由黎彬将她的左脚抓在手里。
当黎彬看到李绵冰那红肿的伤口时,愣了一下,然后猛然抬起头盯着李绵冰的眼睛,压抑着怒气,说道:“这怎么回事?你不是答应我,只是坐在一旁指导训练,尽量不走动吗?怎么会造成了这么严重的损伤?!”
李绵冰见黎彬发怒,低着头不敢说话。
因为她脚伤的原因,黎彬原来想让她休息几天养好伤势再去训练的,但李绵冰心知局势紧张,自然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给剿匪队造成拖累。跟黎彬讲价再三,终于约定说这几天她训练之时,只是坐在一旁指导,不走动,黎彬这才同意让她继续练兵。
但事实上,她又如何能够在练兵之时安坐在一边?
黎彬见李绵冰回避着不说话,心里越发压抑,怒道:“你再这样下去,你的脚就会残废掉,你想过后果没有?!现在起,你给我躺在房里,好好养伤,不许你出门半步!”
这时,李绵冰忽然抬起头来,满脸泪痕,说道:“黎彬哥,我是不是很没用?我好恨我自己。”
黎彬闻言一愣,片刻之后,叹一口气,握着李绵冰的双手,说道:“对不起。”
李绵冰忍住眼泪,道:“黎彬哥,我刚才想过了,你给我做一张轮椅吧。”
……
下午,那100名士兵在医疗兵的救治之下已经醒了过来,原本他们以为早上训练得这么惨,下午应该能够歇息片刻的。但当他们看到李绵冰坐在轮椅之上被人推着过来的时候,他们终于意识到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按照黎彬、李绵冰、凡尘等人的商讨,黎彬决定参考地球上特种兵的训练方法,并就这100人接下来3个月的训练,排了大体的安排:第1个月,体能训练为主;第2个月,意志训练为主;第3个月,技能训练为主。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对等划分开的,三种训练之间都是有机组合起来的,甚至不分彼此。比如,负重长跑,既是对体能的训练,也是对意志的考验。
此外,剿匪队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比辽宁王朝更高科技的AK-47步枪。因此,对枪法的训练也是贯穿整个选拔训练过程的。
今天下午就是射击训练。
当然,并不是直接就让这些士兵持枪射击,那样纯粹是浪费弹药。无论是剿匪队的财力,抑或是铁巧手的产能,都无法支撑那样的消耗。剿匪队的弹药还做不到无限供应,因此每一粒子弹都要能够发挥出它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持枪的稳定性和射击的精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下午的训练,更准确点,可以称为抗暴晒形体训练:每个士兵平举着1根1.5米左右长的木棍,然后用绳子在木棍的另一端吊一块砖头,一动不动晒两个小时。
这样的抗暴晒形体训练就是为了让他们日后持枪更稳,为真正的射击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晚上也有训练,饭后半个小时,李绵冰再次将那100名士兵集结起来,然后指着旁边的早已准备好的一堆圆木,说道:“今晚的训练,每2个人扛一根木头,绕着剿匪队大营跑5圈(5公里左右),中途不许放下木头,否则,每放下一次,就要罚跑一圈。”
那些士兵顺着李绵冰的手指看去,只见那堆圆木共有数十根摆在一起,每一根都差不多大小,有腰粗,2米多长,每根木头至少有200多斤。不过此时他们已经不敢质疑,上前扛着就走。
这些士兵虽然出身农村,经常要肩挑肩扛的干农活,一个人挑100多斤的单子一点问题都没有,但那只是在他们干活的常态之下,慢慢走一段路就能休息一会的情况。现在要一路扛着不许放下,而且跑起来,自然也极为艰难。
李绵冰坐在轮椅之上,由一名士兵推着跟在后面。跑了一圈之后,除了极少数体能好的士兵,多数士兵都已经打摆子了,只能咬紧牙强撑着。
这是,李绵冰忽然看到士兵中的胡大牛,想到了什么,然后靠近过去,对他说道:“013号,你身上是不是还穿着15公斤沙袋?”
013号正是胡大牛的编号,李绵冰第一天说这些士兵还不够格留下名字,便将编号一事落实了。
胡大牛此时已经打摆子了,却强撑着高声道:“是的!副队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