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绵冰话音落下,早已瞄准敌人的50名准特种兵几乎同时扣响扳机。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每个人,每支枪,全都采用三连发点射的模式。AK-47步枪在射击时虽然枪口跳动厉害,但刚开始射击的几发子弹精度还是很高的。因而,采用三连发点射的模式,既可以产生足够的火力,又能保持一定的射击精度,还能节省子弹。
由于之前的训练严格控制子弹数量,每一名战士为了避免浪费,都学会了熟练地控制射击的频率。在两百米的范围之内,经历过严苛射击训练的准特种兵,每一次射击都落到了实处,并带走一名敌军的性命。
51个人,51杆枪,无数的子弹喷射而出,枪声顿时响彻天地。
在李绵冰等人的凶猛射击之下,敌军顿时人仰马翻,鲜血喷溅,断肢乱飞。51杆枪每一轮射击,都能准确带走数十名骑兵的生命。敌人还没反应过来,跑在最前面的200多人便化作了尸体。
最先反应过来的,竟然是那些战马。这些战马从小饱经训练,在巨大的枪声和看不见的危险之下,它们凭着本能猛然止住脚步,开始后退。但后面的不知情的战马依旧不依不饶地冲撞上来,顿时引发一阵骚乱,不但队形全无,甚至还发生了踩踏事故。
直到这时,前面那些敌军才反应过来,惊呼道:“有埋伏!快撤,有埋伏!”
李绵冰与50名准特种兵的单方面屠杀,却并没有因为敌人的混乱而停止,反而每一个人都杀得更加起劲。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无数狂暴的子弹,轰鸣着射入敌军之中,再次夺走上百名敌军骑兵的性命。片刻之间,进入封锁线400米范围之内的300名敌军,全都伏诛,尸横遍野。
但直到这个时候,李绵冰仍旧没有下令停止射击。
AK-47的表尺射程足有800米,杀伤射程更是达到了1200米。虽然超过400米之后便毫无射击精度可言,但在狭窄的峡谷之内,对方的士兵和战马都十分密集,因而射击的目标极大。只要对准人群密集的地方开枪,子弹不射中这个人便射中那个人,仍然具有较高的命中率,可谓闭着眼睛都能打中。
而且,AK-47步枪采用的是7.62的中口径子弹,在近距离之内子弹飞行十分稳定,即便击中人体,也很可能直接射穿过去,空腔效应并不是很强烈,杀伤力反而不是很强。但在超过400这个距离之上,子弹速度下降,飞行时翻滚的幅度更大,若击中敌人,便能引发更强烈的空腔效应,产生更好的杀伤效果。
这也是7.62中口径子弹的通性。因此国外很多突击步枪都用的是5.56的小口径子弹,中国采用5.8的小口径子弹,都有增强短距离内杀伤力的考虑。无数军人都知道,在近距离之内,他们宁愿被AK-47步枪的7.62子弹击中,也不愿意被M16步枪的5.56子弹击中。
也就是说,在此时400米之外的这个距离上,AK-47步枪射击精准度虽然快速下降,但由于敌军集群密集且庞大,几乎仍旧是闭着眼睛都能射中的状态。而且这个距离,一旦击中敌人,子弹的杀伤效果反而还能更好。
李绵冰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下令继续射击。
可怜那3000名骑兵,到现在除了听到震天响的枪声和一些火光,竟然连人民军的影子都还没见到,便被杀死了差不多400人。他们此时根本不知道敌人用的是什么武器,更不知该怎样去防御。
火力密集,速度迅猛,看不见,杀伤力强,无法防御……这就是敌军骑兵对AK-47步枪这种武器的全部认知。
骑兵统帅赵知贤将军由于落在大军中间,此时还没有受到枪击。他看着前面被割麦子一样不断倒下的战士,看着受到枪击却还没死去的士兵和战马倒在地上不停翻滚抽搐并发出刺耳的痛呼,赵知贤忽然感到一阵强烈的恐惧。
他想起了第一次围剿时莫名死去的4000名山口关大军,至今淮西郡都还没查明原因。但在赵知贤此刻看来,那4000名山口关大军必定是被敌人这种看不见的手段杀死的。在这种恐怖的武器之下,没有任何步兵能逃一死。
面对这种危害极大、防不胜防的未知手段,赵知贤将军彻底恐惧了,根本生不起任何的斗志。于是,他开始鸣金收兵,大喊道:“撤!快撤!”
那些骑兵也早就害怕得不得了,收到撤退的信号,赶忙调转马头,撒腿就跑,甚至连队形都来不及整顿了。只留下满地的骑兵和战马的死尸。
片刻之后,直到这些骑兵逃出了差不多800米之外,李绵冰才下令停止射击。此时,他们已经灭杀了差不多700余人。
那些准特种兵,看到他们仅仅51人,却在短短时间之内便击退了敌人气势汹汹的3000名铁骑兵,并且当场击杀700余人,连他们都被他们自己震惊了。然后他们便感到无比的激动和无尽的荣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