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勇指挥的江北和江南两次作战,都是以中国第六战区为对手,部分地达到了作战预定目的,自然令横山勇更加骄横。日军之所以在几个月后仍然针对第六战区发动常德会战,与横山勇狂傲的心态不无关联。但是,横山勇在常德远不如前两次那么得心应手,因为他遇到了余程万。
湖南西北部的常德,是四川和贵州的咽喉。横山勇企图在这里击溃中国第六战区主力。而畑俊六之所以同意他的作战方案,有他更大的战略考虑。他想牵制蒋介石的军力,不向云南和缅甸调动。他还指望着日军攻克常德这个“陪都屏障”,将会动摇蒋介石继续抗战的决心。于是,畑俊六命令驻武汉的第十一军和驻上海的第十三军一部,总共十万人,向常德方向展开进攻。
日军进攻的时间选在秋收粮满仓的时节,他们如果夺取了洞庭湖滨这个中国著名的粮棉产区,可以大大增加部队的后方军粮补给。
横山勇是这次会战日军的总指挥,岩永旺则是日军攻打常德的指挥官。常德人会永远记住这两个人的名字,因为他们曾经企图将常德人热爱的家乡,从地图上彻底抹去。
石门失守之后,第29集团军虽竭力抵抗,但日军以第3师团为主力,冲过石门缺口,横渡澧水,直扑第29集团军侧翼。第44军的第150师防线被冲得支离破碎;第161师则被节节击退。
为避免被切散。王缵绪总司令轻弃澧水门户,意图自保,但覆巢之下,第44军首当其冲,自食恶果。王泽浚军长在战线过长,突破口过多的情况下,无从坚持防线,抵挡不住,只好后撤重整。而第73军已经脱离主战场,此时奉令急开慈利重整布防。
17日,日军在打开石门缺口之后,大胆突进,在洞庭湖滨待命达半个月之久的攻城“奇兵”第116师团以一部由陆路协同第3师团打开出路,确定可以在常德会师之后,立即全师渡过洞庭湖。
此时横山勇以第39师团牵制第10集团军,第3师团与第13师团为正面攻击主力,加上独17旅团及第58师团一部,齐头并进,直取慈利,第116师团则自湖面侧击第44军右翼。最有趣的是第68师团。水运直取汉寿,直接在常德侧翼登陆。
此时在整体态势上,****第一线兵团防线已遭突破,不仅第29集团军全师已经淹没在日军三个主力兵团的洪流之中,第10集团军与逼近慈利的第74军也因侧翼曝露而处境危殆,除了与第10集团军正面胶持的第39师团之外,第116师团也已顺利登陆,随时可以窜入****腹地。
日军只要集中主力,钻隙蹈瑕,要重创在平原上已被切散的****野战军,并非难事。
慈利失守后,第13师团马不停蹄向南猛进,久未露脸的第68师团也被证实已从三仙湖越过湖面,在常德东南的汉寿登陆。第10集团军当面的第39师团则显出守势,似乎满足于掩护南路攻击部队的侧翼。最明显的则是第116师团,这个师团在第3师团攻陷澧县之后,立即由澧县渡过澧水,笔直地向常德狂奔。局面豁然开朗。
渡过澧水之后,第11军抓紧机会,甩开北面勇猛善战的第10集团军,猛烈攻击第44军,希望在王耀武的第100军与第74军赶到之前越过沅江,一鼓作气拿下常德。此时原订水上机动的第116师团已经完全登陆,3个联队兵分三路,尾追第44军,直指陬县、临澧。穿过这个缺口,就到常德了。横山勇在右翼使用第3师团与第13师团,抵御第74军的进援部队及第44军的残部,左翼第68师团则于安乡登船,直趋汉寿,构成常德南面的包围圈。为了及早赶到常德,第11军甚至在桃源用上了伞兵。
21日傍晚,日军在桃源猛烈轰炸,随后空投近一个中队的伞兵,当地驻防的第44军独立团(新由新线撤下整补,约300余员)没见过这种阵仗,日军并辅以一个步骑混成的旅团钻隙向桃源突进,独立团势单力薄,不支后逃。于是第3师团主力与第116师团第109联队乃得以排山倒海之势,猛扑主力在陬市的第150师。
第150师许国璋师长刚接到集团军转来战区颁布不得退过沅江的严令,乃率部死据陬市,寸土必争,但第150师本挡不住如狂潮般的第116师团,不到半天便几乎全军覆没。许国璋师长眼见日军即将突破,急派师属工兵连前往阻击,工兵连不到半小时便死伤殆尽。许师长乃亲率450团残部上前冲杀,身受重创。第150师几乎全军覆没。
许师长重伤昏迷,被警卫抬上渡船后送。许国璋将军醒来时见到自己已经渡过沅江,部队大部溃散,联络中断,大为震撼,悲愤交集,在担架上痛斥左右误己,身为师长怎么可以丢下部队只身后退,立刻夺过身边卫士佩枪自尽,左右救之不及。王缵绪总司令闻耗,电调第162师副师长赵璧光上校代理第150师师长一职,率残部与第161师一道撤过沅江右岸整理。
桃源沦陷之后,千呼万唤的第100军先头师第19师终于赶到,一到战场便立刻投入作战,在黄石巿与第3师团恶战。唐伯寅师长深知自己应援的速度关系全局,竟驱促部队每日强行军70公里。第19师到达黄石市,已是人困马乏,喘息未定,难敌日军锋锐,激战半日后撤出黄石市。唐师长这一仗。算是昭告日军王耀武集团已经开到。
21日,第10集团军虽已转向,向石门攻击前进,但第39师团拼死抵抗,进展不顺;第29集团军伤亡惨重,不足决战,反而急待整理。此时日军第3师团及第116师团已经开到桃源,第13师团到慈利;第68师团则于22日攻陷汉寿。主攻的四个师团已就包围常德之定位。
防守北门的第三连,连长名叫马宝珍。他命令殷惠仁排把守正面阵地贾家巷。日军在拂晓前的轰炸中,把两个碉堡连同贾家巷的百十幢民房,完全夷为平地。天刚亮,又有几十架日机飞来飞去,在贾家巷一带轮番轰炸。按照惯例,接踵而来就是步兵冲锋了。然而,日军开始进攻的时候,冲上来的不是人,而是牛。
近百头耕牛,头上蒙着军毯,尾巴上绑着根火把,火在屁股上一烧,便疼得向前狂奔。日军第一三三联队队长黑濑,认为优秀的大和民族的每一个士兵,都是非常珍贵的,让他们在进攻中死去,实在可惜,于是用牛来代替人冲锋。恐怕连日本人也说不清楚,黑濑的做法是不是真正的武士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股日军显然是怕死了。
牛冲上来了,不认目标,眼睛被蒙上了,反正看不见东西,只是一路狂奔,壕沟浅而窄,轻易就跨过去了,火牛阵几乎没起什么作用。紧跟在火牛后面的是日军部队。发起冲锋的同时,日军用迫击炮封锁守军的退路。
殷惠仁命令战士们把手榴弹拧开了握在手里或挂在身上,等到日军逼到很近的距离,全体跳出战壕,让日军连举枪抠扳机的工夫都没有,守军手里的手榴弹就爆炸了,双方死伤惨重。这个排分作六组,与日军同归于荆殷惠仁排全体牺牲,用无畏的悲壮消灭了十倍于己的日军。
除了火牛阵,日军还用上了其他花样。他们在步兵冲锋前,大量施放毒气弹。西北方向的日军处在上风口,不怕毒气吹到自己头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