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线的最高指挥官是斯普鲁恩斯,他是海上总指挥。具体实施登陆作战的部队编成,详细说起来很复杂,反正总称为联合远征军,由雷蒙德?特纳中将任司令。这个特纳中将在太平洋战争中也算是个蛮有名的将领,他就是在萨沃岛海战中被山川军一算计的那个特纳。多少有点奇怪,特纳吃了败仗,非但没有丢官降职,反而经常得到重用,前面几次战役都有他的份,这次他又担当要职了。
这联合远征军有三部分组成,分别叫做北方登陆编队、南方登陆编队和留船预备队。先说实施塞班岛登陆作战的的北方登陆编队,特纳兼任这个编队的司令。这个编队中要进行登陆作战的是海军陆战队第5军,军长是霍兰?史密斯中将,第5军的基本部队是陆战2师和陆战4师,共计有7万多人。要把这么多人送上岛去作战,担任运输和掩护的舰船编队小不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总计有240余艘各类舰船,主要的大家伙,有7艘护航航母,7艘战列舰和11艘巡洋舰。其余的就不去说了。
现今许多中太平洋和南太平洋的岛屿都已成了旅游者趋之若鹜的天堂胜地,但在当时,所有这些岛屿在世人眼里还都是神秘之地。即使号称先进的美国也只是对关岛熟悉一些,而对于马里亚纳群岛的其它岛屿的了解都几乎为零。
早先,美军在准备进攻埃尼威托克环礁之前,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尼米兹派斯普鲁恩斯率领一个航母编队去袭击了特鲁克,完事后仍兴犹未尽,大老远地又开到马里亚纳群岛,把那里的日军机场和飞机炸了一通。此中原委罗斯福心知肚明,却故意问了一下尼米兹。尼米兹没直接回答,说他想起了曾经有一个胖老头,一直疑心自己的阑尾有毛病,要医生把它割去,医生见他又老又胖,都不愿意给他动手术。终于从外地请了一位很高明的医生为他开刀,醒来后,医生告诉他情况良好。
可他问医生说:“医生,我有一点不明白,我的嗓子疼得厉害,我原来没这个病,这是什么缘故?”
“好,”医生回答说,“我告诉你,你自己也知道,你的病情很特别。因此,我的许多同事都来看我动手术。手术结束后,他们向我喝彩。为了再表演一次,我就把你的扁桃腺割了。”
“所以,总统先生,你知道,”尼米兹接着说,“我们轰炸提尼安岛和塞班岛,就像那位医生那样,要再表演一次。”
一席话把罗斯福说得哈哈大笑。
笑话归笑话,其实尼米兹另有深意,绝不仅仅是再表演一次。空袭马里亚纳群岛不单单摧毁了日军刚刚调来加强防御的140架飞机,在攻击机群中,尼米兹特意派出了几架装备最先进照相侦察器材的飞机,对马里亚纳群岛进行了系统的侦察拍摄,基本弄清了日军在各个主要岛屿上的防御部署和机场情况以及适合登陆的海滩,现在要派用场了。
在拍到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塞班岛西海岸的中部有一个突出的角,现今叫做加腊潘角(Grpn)。加拉潘角把西海岸分成两部分,北面是一个天然良港——塔那帕格港(Tnpg),南面是一片海滩,叫做马基奇思海滩,是登陆的理想场地。在这片海滩的中间略偏南,有一处地方叫做查兰干诺(Kn),从位置上来说,这里处于塞班岛的西南,美军就选择了这里作为登陆滩头。
因为一战后,日本人就从德国人手中弄到了马里亚纳群岛,到现在已有些年头了,这些地方应该都有了日文的地名,但美国人当时肯定还不太清楚,他们拍到了照片,一定会给这些地方一一取名。至于上述这些地名究竟是日文地名的译音,还是美军取的地名,或者是两种情况都有,这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那个登陆海滩,有的资料上说有64公里宽,这肯定弄错了,因为整个西海岸的长度不过30公里光景,估计登陆滩头有6公里宽还差不多。
总之,从夏威夷出发,美军北方登陆编队在埃尼威托克环礁补充后,于6月15日凌晨,到达了预定登陆地点。美军在太平洋经过多次岛屿登陆战,积累了不少经验,基本形成了套路。在北方编队到达之前,从6月11日起就开始对塞班岛进行火力准备。
北方编队一上场,又是一通舰炮火力掩护,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一起上,在离岸不过一千米的地方向日军的防御阵地一阵猛轰。接着护航航母上的舰载机(主力航母不参与直接掩护登陆,而是在外海中警戒,准备对付日军岸基飞机和航母的舰载机。)从空中对地面工事又是一通猛炸。接着,在登陆过程中,秩序井然,炮艇随登陆艇编队一起开进,并一路进行火力支援。在履带登陆车队的两翼和中间,都配备了两栖坦克,一路扫清障碍,掩护车队登陆。美军开始的几板斧也确实有效,20分钟里,就有8000余人登上了滩头。这讲的是顺利的一面,还有不顺利的一面。美军的登陆攻击火力虽然强大,但日军的防御也不是吃素的。
负责整个绝对防御圈防御任务的中太平洋地区所有的日军陆军部队,被整编为第31军,军长是小畑英良中将。为加强该地区的防务,新近又调来关东军第29师团和8个支队,使整个31军拥有5个师团又8个旅团。负责马里亚纳群岛防务的总兵力则有两个师团又两个旅团,总计有7万多人。而塞班岛是防御的重中之重,第31军军部和中太平洋海军司令部都设在该岛上,一个岛的防御兵力大体是整个群岛防御兵力的一半以上。其主要兵力是一个师团(43师团)和一个旅团(47旅团),其它工兵联队、坦克联队、山炮联队和高炮联队样样齐全,统统加在一起人数要达到4。3万人。这两天军长小畑英良到关岛去视察,不知是凑巧还是有意避开,塞班岛的防务重任落在43师团长斋藤义次中将的头上。
塞班岛的地理环境和珊瑚岛礁不一样,其防御工事的结构也不一样。资料上说日军的炮兵阵地、火力点和壕壑等工事都构筑成所谓的反斜面,能有效地抵御美军炮火的轰击。美军一轮火力准备后,说是被摧毁的日军工事不到一半,还有一多半的工事给登陆美军制造了很大的麻烦,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事后美国人归咎于火力准备不充分,其实还是对这种工事结构不熟悉。总之,到天黑时,美军虽然登陆了2万多人,但伤亡就有2000多人,而且夺取的登陆场只有计划的一半,脚跟还没站稳。日军抓紧机会发动夜袭,想趁美军阵地狭小,立足未稳之际,把美军赶下海去,1000多名日军在36辆坦克掩护下,向美军阵地扑来。好在美军知道日军的把戏,照明弹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昼,得到召唤的舰炮火力一阵猛轰,日军白白损失了700多人,美军总算保住地盘,站稳了脚跟。
第二天,也就是6月16日,美军调整了部署,又将一个预备师(陆军27师)调上来加强登陆作战力量,并推迟南方登陆编队登陆关岛,以其部分掩护舰队加强塞班岛登陆的火力准备。美军头天毕竟占领了一片登陆场,当天把两个陆战师的余下的部队和炮兵部队以及预备队27师都送上了滩头,实力大增。当晚日军又进行了一次夜袭,结果44辆坦克全被消灭,步兵也损失大半。
斋藤见两次夜袭反扑,均以丢盔卸甲告终,知道要将美军赶下海去没指望。南面提安尼岛派来的增援部队,在试图穿过海峡时,就被控制住要道的美军驱逐舰消灭了。斋藤无计可施,除了命令各部队各自依托工事拼死顽抗,别无良策。美军则一面扩大登陆场,一面向各个方向推进。
6月17日,美军攻占了查兰卡诺机场。
6月18日,美军27师攻占了阿斯利洛机场。机场守军退缩至纳富坦角。
6月19日,27师将纳富坦角的日军继续压缩。美军陆战4师则从南面掉头向东北推进至茨茨兰,占领了斋藤曾经的指挥所。
但到了6月19日,海上风云突起,岛上的事就暂时搁一搁,先说说海上是什么回事。
不是说,马里亚纳群岛是日军的绝对防御圈的核心吗?而塞班岛又是核心中的核心,美军这么大的登陆行动,眼看塞班岛已岌岌可危,担当防御圈防务重任的联合舰队怎么就毫无动静呢?当初古贺峰一怕舰队受损,丢下了特鲁克,把联合舰队撤到了帕劳群岛,后来干脆把小泽的第一机动舰队撤到了林加锚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