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阴云层层,春雨缠绵地下着。
细如牛毛的细雨,洒落下来,将定海岛笼罩上一层薄烟。
海域的天气说变就变,昨日艳阳高照,今晨却是阴雨绵绵。
孙家议事厅内依旧冷冷清清,与昨日相比,人却增加了不少。
“孙家常设族长一人,负责统筹大局。”
“大祭司一人,由筑基修士担任,现已空出。”
大祭司主要负责冥界祭祀相关活动,需要筑基修为才能担任。
由于筑基修士缺少,这代大祭司还需要外出任务,猎杀袭击岛屿的二阶妖兽等。
如今孙家筑基修士只有族长,这些事务只能由他担当起来。
“长老八人,分别是各项技艺的引领者,诸如法阵、炼丹、炼器、制符、傀儡、御兽、灵植、武斗。”
如孙家这样传承有序的家族,各项修仙技艺都会加强发展。
孙家家族修士众多,对这些需求较大,自产自销不仅能够节省灵石,多余部分也能在坊市销售,增加收入。
最主要的是不会受制于人。
百年前,金蟾海域所有符纸原料种植家族,联合起来哄抬物价,导致符箓一度稀缺。
这类事件偶有发生,有些禁不起折腾的小家族,甚至会负债解散。
“执事三人,分别掌管灵船运输、坊市与采购、家族任务。”
这三人是孙家实权人物,事务比较繁杂,对能力与家族忠诚度要求比较高。
这就是定海岛孙家高层的结构。
千年发展下来,已经十分完善。
此时议事厅中。
族长端坐主位,四位长老,两位执事,三位猎妖队后辈分别站立两侧。
除了坐镇坊市以及闭关的长老,定海岛孙家,高层齐聚在此。
见人已到齐,族长孙福良长身而起,虎目如渊,在议事厅内扫视一圈。
厅内众人,纷纷低下头颅,不敢与其对视。
见此,老族长叹了口气,收敛法力,悠悠而念。
“大祭司孙福空,金木双灵根,五岁升仙,六岁入族学院,七岁开窍,十六岁练气四层,族学结业,至此,终身徘徊在家族千里领地。”
“猎妖兽,杀邪修,平兽潮,镇幽冥、威慑附属十二家,人之所至,莫敢相抗者!”
“此乃大祭司之才情与功绩。”
“生前对家族子弟多有关照,而他筑基百年,却才中期修为,丹药不足,灵石有缺…是为家族所累!”
“此乃家族对其有愧!”
“大祭司一生勤俭,克忠职守,守卫家族两百余年,劳苦功高,乃我辈之楷模!”
“此乃尔等之典范!”
“如今与世长辞,我心甚痛。”
“恭送…大祭司!”
族长孙福良面含悲切,叙述孙福空生平往事,肯定他的事迹,勉励家族后进。
“恭送大祭司!”
在场众人弯腰鞠躬,大礼祭拜。
接着在孙福良的示意下,孙泽序诵读大祭司的遗嘱。
内容很简单:希望有修仙者嫡系后代为他送终,目前家族没有,所以他提供灵石,请求开一届升仙大典。
能有后代给自己送终,几乎每个修仙者都希望如此。
合情合理。
“诸位有何看法?”孙福良再次发话道。
众人面面相觑,事关大局都是由族长直接决定,下面长老执事执行,如今族长当众提出,难道有什么变数?
“当遵从大祭司遗愿,再开升仙大会。”
孙泽序出列,先是向族长弯腰行礼,继而给出自己观点。
这类事情在他管辖范围,理应由他答复。
家族规定,升仙大会五年一开,既然大祭司自备所用灵石,家族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何况大祭司为家族勤勤恳恳一生,这点遗愿如果不满足,也太让人寒心。
家族近些年修仙者资质良莠不齐,导致至今无人筑基。
青黄不接是每个传承久远的家族都会面临的事,区别在于,有的一蹶不振,有的破茧成蝶。
“只是,家族修士不足,学员启蒙,导师方面…”
接着,孙泽序点出了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只是点到为止。
他负责人员调动,最清楚家族这方面情况。
家族惯例每隔五年开一次升仙大会,除了每年新生修仙者数量不多外,导师方面也很稀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