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之行让沈逍遥觉得此次武林大会恐怕不会太平,这不仅是针对中原武林的一场浩劫,这更是企图颠覆华融国的一场阴谋;更为无解的是,现在自己对于敌人的计划毫不知情,对方会采取怎样的行动计划?又有哪些中原武林的败类参与其中?南蛮国的信又是传给谁的?
这些问题都关系着逍遥宗乃至中原武林和朝廷的安危存亡。
逍遥宗不是情报机构,虽然有三剑堂在江湖上的沿眼线,不过毕竟不是专门做情报工作的,要洞察这样庞大的计划,还是力所不能及。
沈逍遥想起欧阳仲,此人大为可疑,切不可听信他的一面之词,不过他若真是欧阳伯的敌人,那说不定能有大用处,想来没有几日他便可上山了,到时在观察试探也不迟。
“还是提高实力要紧啊!”
他沈逍遥再厉害,怎有如此自信,凭一人之力对抗两个国家再加上中原武林的一部分?这到也并非是沈逍遥自负,沈逍遥论剑法,冠绝天下,易尘也不是对手。
虽然易尘是名义上的武林第一,但却是因为他从未与沈逍遥交过手,不过他自己心中也清楚,自己绝非沈逍遥的对手。易尘的天下第一是一仗一仗打出来的,他都不是沈逍遥的对手,其他人就更不是了。
论境界,沈逍遥凭自己得悟剑道,天资自不必多说。
所谓境界,是十分虚幻的概念,不可名状。如果将天地法则自然规律对每个习武之人的限制比作是一个茧,那么境界就是突破那个茧之后到达的另一个空间,境界的提升,就是突破一个又一个的茧。每突破一层,就能领悟更多的天地法则,能够趋吉避凶,甚至利用法则,到最后甚至能于天地之力抗衡。
沈逍遥前番与雷虎带领的同威镖局的镖队在沙漠中遇上了黄龙卷日,不仅凭一己之力将其击溃,甚至还有余力,可见沈逍遥的境界。
沈逍遥急于提升实力,也是他上体天心,预感到这次武林大会十分危险。然而以他的境界想要通过剑法或者武器来提升,显然已是不足的。
剑法,也就是剑招,不论是挑、刺、劈、扫不过是“术”,考验的是反应能力和熟练度,说白了就是看天资,若是天生孱弱或者天生神力,都不适合用剑。
武器更是身外长物,能够提升剑招的威力,对于普通剑客影响甚大,不仅能决定比武成败,又是更能决定生死;但对于沈逍遥这样的人影响就甚微了,飞花摘叶即可伤人,所以用的武器是凡铁还是神铁,怕是不会有太大区别的。
沈默能为剑附灵,造化生命,孕育生灵,这乃是夺天地之功,是谓玄牝之门,道与沈逍遥不同,境界自然也无法比较。
这世间道有千万条,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做的事。但还有一句话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万物的本源是一致的,这就是所谓一法通则万法皆通。
古往今来,天才人物历朝历代都有出现,术业所攻也是五花八门,但研究万物本源的只有一人,此人更是天纵奇才,境界无限逼近圣人境,然而最终还是功亏一篑。不过天下修炼之人还是将其称为圣人,因为此人不仅为修行划分了境界,还将自己的修行感悟记载下来,供世人参考,世间修炼之人感其德行,故称其为开天圣人,将书称为天书。
这本书当真是金玉良言,字字珠玑,全书不过五千言,却基本已经演尽天机了;可想而知此书读起来难度有多大。世人皆从“术”开始修行,可本书却全无记载如何修“术”,所以即使本书已经烂了大街,能领悟之人却寥寥无几。
事无绝对,人自出生,天资各有不同,不光侧重不同,高低亦有不同。这世间还有一种人,乃是夺天地之造化,钟日月之灵气的存在,这种人谓之“先天圣人”。即此人生下来,就有成为圣人的潜力。
然而这其实并非是好事,天书中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此所谓众生之平等,而天地辖之。圣人本就是逆天而行,若出生便是圣人,则天地不容,自身本无对抗之力,若是没有修士从旁护卫协助,便是必死无疑;世间多闻有婴儿早夭之事,虽不至都是先天圣人,恐怕也是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