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李文叔教练召集大家到球场,先做热身——活动开身体各个关节,然后跑10公里,休息10分钟。
然后李文叔发表讲话:“前面已经开展过2V1,1V1,2V2训练,今天训练1V2”。
原来1V2是在12*12米的正方形框内,在正方形框边线上,放有3个背对框内的球门,1个圆圈做为开球点,进攻1人在圆圈内等开球,在圆圈左右2米外画一个记号,防守人员可以选择一边站在那等开球,还有一个防守人员在圆圈对面的边框线上等开球。哨子响后,大家都可以行动自由。
进攻方进一球,计“正”一行,算3分。
还是和前面一样,分成5组下场,剩下5人记录分值。轮流上场。
训练1小时后,开始训练上一场比赛当阳队的那个射门技术:取3个球员,分为A、B、C。
球员A在距离下边线12米左右的地方,B在平行于球门的横向且距离球员A、12米左右的地方,C和
A、B的X坐标差不多一样,稍微后退5米左右,在B向上的地方距离B、15-20米之间。
A传球给B。
B是面对A,侧向球门。
B左脚接球,稍微转身,右脚传球向B和C中间,并且足球有一些向前。
C跑向前右脚内侧接球,并且和球形成一定角度,使球触脚后继续弹向前,左脚推地滚球射门。
暂时是3米宽的的球门,而且没有守门员。球员A、B、C轮换角色,比如贾复刚开始是球员A,李通是球员B,任光是球员C。训练10次后,贾复是球员B,李通是球员C,任光是球员A。再训练10次后,贾复是球员C,李通是球员A,任光是球员B。
在球门左边和右边都要有训练到,也就是以球员A为调整点,来调整B和C的站位。
这样可以做到球员对自己哪知脚擅长比较了解,不擅长的也会通过训练提高。
最后训练个人定位球。
信都队和柴桑队、曾经的九江队比赛开始。
信都队守右攻左,柴桑队守左攻右。由柴桑队开球。
柴桑队姬机平拿球,吴汉跑上去紧逼,威胁度不大,姬机平肩膀对肩膀撞击吴汉,吴汉跑动不稳,姬机平稳稳的带球向信都队球门前进。
姬机平大吴汉两岁,力量大于吴汉。
……
柴桑队那子翼拿球,吴汉跟随在那子翼左手边,那子翼拿球顺时针转身半圈,吴汉跟丢。
……
柴桑队费江平拿球,吴汉紧逼,并且用肩膀碰撞费江平肩膀,费江平没受到什么影响,还是稳稳地拿住球,之后传球给姬机平。
……
连着抢截失败好几次,吴汉的棕熊一式:千斤坠,抢截一式:如影随形技能点在稳步提升。
终于在某一刻上半场还有5分钟时,达到初级。
然后再次去紧逼姬机平的拿球,姬机平还是用肩膀来冲撞吴汉,吴汉发动千斤坠技能,反而是姬机平有点不稳,吴汉趁机拿到球。
……
柴桑队那子翼拿球,吴汉跟随在那子翼右手边,那子翼拿球逆时针转身半圈,吴汉发动如影随形,顺时针转身半圈,刚好能触到那子翼转来的球,吴汉把球拿走了。
柴桑队费江平拿球,吴汉紧逼,发动千斤坠,用肩膀碰撞费江平肩膀,费江平被撞重心不稳,连着跑开2米才稳住,看向裁判,裁判示意没犯规。
……
任光右脚传球给10米外的吴汉,吴汉站在那里等着球的到来,哪知那子翼从背后快速前插,把球抢走。
“怎么会这样”?吴汉慢慢行走大约10秒,细细还原当时的场景,没有立即归队去防守。
观众席上,大家看到吴汉立在那不动,还以为吴汉变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