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为天地苍生请命的三清、燃灯,鸿钧竟然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好了。
通天暗中观察着鸿钧,《封神演义》中说“圣人怒发不上脸”,这位道祖脸上的确没有任何表情,但是通天却能感觉出一丝端倪。
这时,通天又想起了朱雀,心头一凛,暗道:“看来这位老师不是个安生的主啊。”
“天势大道,大势如一。”鸿钧终于开口了,在三清面前的他似乎漏掉了一句“小势可改”,“三族纷争乃大势,吾虽为圣,亦不可改。”
“哎!”鸿钧话音刚落,通天便故作长叹,一脸悲伤,仿佛忧国忧民的忠臣良将一般,“连老师都无能为力,那弟子等人只能封山闭关,坐等他三族分出胜负了。”
“既然如此,尔等就回山闭关去吧。”鸿钧冲四人挥了挥手,直接下了逐客令。
“弟子告退!”四人齐拜,然后一起退出紫霄宫。
跟着三清、燃灯一起从紫霄宫出来的还有鸿钧身旁童子,小童儿站在宫门前,脆生生地道:“道祖招伏羲、女娲入宫。”
人群中,伏羲、女娲出列,从通天等人身旁经过时,伏羲还颔首致意。
“二位兄长、燃灯道友,咱们快走。”一出紫霄宫,通天看见帝俊、太一向他走了过来,便对身旁三人说道。
对于通天的建议,老子、元始和燃灯皆无异议,谁也不是闲的,有哪个愿沾因果的?
看着三清、燃灯像避难一样钻入混沌,帝俊、太一脚步一滞,相视一眼,太一道:“算他们识相。”
穿过混沌,下三十三天,通天一行人回到玉京山,一起来在太清洞中。
纷纷落座之后,老子问通天道:“三弟,今日在紫霄宫,你可是看出了什么?”
老子此言一出,元始、燃灯的目光都投向了通天,他们和通天相识多年,知道通天从不做无谓之事。
通天摇摇头,道:“没什么,只是觉得这三族大战牵扯太深,不愿你我沾染这因果罢了。”就算在兄弟、好友面前,通天也不敢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因为那毕竟只是猜测,他也不敢肯定鸿钧的用意,万一说错了就容易出大事。
“三弟说的对!”对于自己兄弟,元始从不怀疑,自动自觉地帮着通天解释:“煞气凝聚在洪荒天地之间,终日不散,愈积愈重,此战怕是不能善了了。你我若涉入劫中,怕也难以脱身。”
“嗯。”老子捋着胡须,一边听一边点头,他可是三清中最安分的,连元始和通天都这么说了,老子自然不会有其他意见。
三清都是如此,燃灯就更没话说了,他已经听说了准提、接引、红云、镇元子的遭遇,深知自己是在玉京山沾了通天的光,否则下场不会比那几人好多少,甚至还有可能会丢了小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