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07年芒种,曜仪城的李七肴起个大早,换上了粗布衣服,准备和家里人去田里收小麦。吃过早饭,一家人赶着驴车来到他们租的几亩农田。七肴的父亲很高兴,毕竟今年风调雨顺,他感觉收成应该不错。
没过多久,老三的孩子突然哭起来了,李魁见老三不闻不问,于是叫七肴过去看下情况。七肴到跟前看了看,发现孩子没被什么东西咬,又问他怎么了,孩子指着旁边水沟里的一块石头。
“刚才在玩它?”
“嗯嗯。”
“弄疼你了?上面有什么东西?”
“那里面有鬼。”
七肴觉得实在有点荒谬,走过去捡起了石头,拿在手里玩了一会,发现没什么问题。
“姑妈看了,它没有什么,不用怕,咱不玩它了好吗?”
“嗯。”
“来吃糖果,姑妈特意给你买的,吃完就在这里玩你爹给你弄的蛐蛐。”
“嗯。”
七肴回到田里和老父亲说了下情况,然后继续干活了。一直干到中午,大家觉得又饥又渴,李魁说先吃午饭,等太阳小一点再干。吃饭的时候七肴觉得有点眩晕,不过她没当回事,吃完了就躺在旁边的树下休息,顺便拿出刚捡的石头又看了看。她发现这块石头好像不那么普通,比其他石头硬而且沉得多,形状还比较规则,心想正好拿它把床脚垫一下。
下午的时候,田边来了一位先生,好像是读书人,他和老父亲聊了几句。聊天时那位先生无意中看到了七肴,表情有点诧异,然后若有所思地走了。
“老七,人家是不是看上你了。”
“哥,你省省吧,快干活,一会爹又要说咱偷懒了。”
“要是咱妹嫁过去,算是咱家前世修来的福气。”
“老二说得没错,等爹过来了,问问情况。”
不一会李魁抽着烟,慢悠悠回到田里。
“爹,那位先生过来干嘛?你认识吗?”
“不认识,问我去西山怎么走。”
“还以为提亲来了。”
“我说老六,人家要么是官老爷,要么是地主豪绅,怎么会看上咱们。”
“爹,别听六哥瞎说,老是取笑我。”
“你都多大了,村里都说你是老姑娘了,咱们心里急啊,盼你去个好人家。”
“六儿说得没错,七肴,爹对不起你,一直没给你找个好人家,回头找宋媒婆再帮你问问,把你嫁到长安去。”
“爹,我不想走,我伺候你一辈子。”
“不懂事的丫头,你让爹老脸往哪里搁,而且你还有两个哥哥还没有取媳妇,你得多为他们想想。”
“爹……”七肴很不情愿,又觉得理亏,于是埋头继续干活了。
晚上七肴想起老父亲的那番话,实在不是滋味,但是作为一个董事的孩子,她应该接受生活的安排,特别是他父亲为她安排的生活。想了一会,七肴觉得困乏,于是把床垫好后就睡觉了。
第二天李七肴干活的时候明显不对劲,一改平时活泼、话又多的性格,一天都没和家人聊上几句,从早到晚就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几天,李魁还以为她病了,寻思收完麦子后去问问大夫,拿点药。李家人也觉得奇怪,天天小心伺候着她,生怕她出什么问题,因为他们还指望七肴出嫁后能帮两个哥哥赚点彩礼钱。每每看到他们那副面带忧愁的样子,七肴都说没什么事,叫他们不用过于担心。
过了好久,张氏在女儿闺房的某个阴暗角落发现了一个本子,上面写了好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文字格式也特别奇怪,张氏想这是哪门子方言,怎么句子之间有点和圈的这种东西。带着疑惑往后翻,张氏发现有一张七肴画的画,画中是一位少年,个子很高,起码有六尺。他长着一头比较长的卷发,显得蓬松又凌乱,很不成体统,而且穿的衣服特别另类,张氏实在不知道是出自哪个裁缝的手。那位少年的五官也和他们有些不一样,在张氏看来这些五官简直就是精雕细琢出来的,比洛阳和长安的最美男子都要俊上不少,而且彼此组合得很好,让人看了越发觉得俊美。那位少年左手还带着手镯,手镯上好像有一些文字,他的右手拿着正在冒烟的东西,张氏以为是什么生火工具,但抬头看见他嘴里吐出的烟,张氏猜这可能是和旱烟一样的东西。张氏心想莫非是来自戴头巾的西域朝,但她见过的西域人也不是这个样子,难道他是七肴梦中遇到的仙人或是什么神仙,于是赶紧放下画像,跪拜了几下,并向画像谢罪。
做饭的时候,张氏和大媳妇说了这件事,大媳妇回头又讲给了李魁一听。李家老大琢磨了好久,然后跑去和老父亲聊了下这件事,两爷子最后的结论是七肴可能中什么邪了,或者是患上了相思病,脑袋有点糊涂,乱画一通。
“爹,你说妹是不是看上那位白衣先生了,那天在田里我看她一直在瞅那位先生。”
“有这事,女孩子怎么可以这么轻薄,这要是传出去真是丢咱老李家的脸,往后找婆家都困难了。”
“这可不,还好那天周围没别人。”
“你回头和你七肴说下,一定要守规矩,姑娘家不可以这样。”
“好的。”
“即使她钟意那位白衣先生,咱还得找媒婆去那边问问情况,咱们虽穷,但办事礼节还是要讲究。”
李魁最后叹叹气说希望七儿早日明白过来,差距太大,最后他还催老大尽快帮七儿找找人家,还说上次介绍的在长安的掏粪工不错,要是能见上一面就好了。李老大先是安慰了父亲,又骂了七儿几句,然后出去开始张罗七儿的事情了。
七肴在门背后恰好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这下她才发现自己好像有些不一样了。她确实日思夜想着一位先生,不过她知道他不属于这个世界。大哥和父亲的话让李七忽然觉得他和白衣先生有一些神似。
过了些日子,李七肴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她家里人也放心了许多。不过一次大扫除又让张氏忧愁了起来,除了以往的笔记和画像,最近七肴屋里又多了好多奇怪的玩意,连一些衣物都发生了变化。张氏随便翻了翻,又气又惊地坐了下来,心想造的什么孽,花钱置办的布料和花费多少日夜缝制的衣物居然被小七制成了另外的模样。张氏越发怀疑自己可爱的女儿着了魔,想着想着张氏就开始擦眼泪。
李七肴还在田里摘菜,忽然想起母亲今天可能要收拾屋子,她弄的那些东西可能要被发现,于是连忙跑了回来。
“娘,正打扫呢,不是说我的屋子我自己收拾吗?”李七肴笑嘻嘻地说道。张氏并没有理会她。
“娘,你是不是累了,我来吧,菜摘完了,您歇息会吧。”
张氏还是没回应,李七肴见母亲闭上眼,以为她睡着了,于是给她披上了一件大衣。刚披上,张氏睁开眼睛,充满怒火,把大衣扔到床上,拿起扫帚打了几下。显然李七肴还不知道她为什么挨打。
“娘,娘!打我干啥啊,干完活我才回来的,没有偷懒啊。”
“这是啥,啊,为什么好好的布料就成这样子了,你不知道这些东西花了我们多少心血啊。”
李七肴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毕竟她那样做确实会让母亲生气,只不过她一直没想好怎么解释。
“你倒是说啊,不敢承认造的孽是吧,我告诉你父亲和你几个哥哥,看你怎么交代!”
“娘,您先别生气,我没有浪费这些嫁妆,现在也就改了下样式,照样可以穿,而且感觉神奇多了。”七肴边试衣服边说道。
“胡扯,要这么穿,谁敢要你,你嫁不出去也就算了,别丢你爹的脸,我也没法见人。”
母亲这一番话让七肴陷入了沉默,在那里愣了半天,然后默默抽泣了起来。不管母亲怎么喊,她也不搭理。张氏看到女儿哭得这么伤心,心里也是难过,她突然意识到莫非小七还没好,或者真有可能中邪了。于是安慰了下,带着懊恼出门去了。等了好久,七肴才把情绪平复下来,一件件把那些散落在房间的作品收了起来。然后打开那个本子认真记了些东西。
李七肴和母亲吵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怎么和家人说话,平时干完活、吃完饭就立马回房间,就连媒婆到访她也是不见。为这事李魁发了好多次火,但是他一发火,老七就哭,这让老李不得不把怒火改为一声叹息。
二嫂实在看不过去,毕竟她和老七最亲,于是每天都抽空去看下七肴的情况。李七肴也只有见到二嫂才会觉得开心,毕竟只有二嫂有那种包容的好奇心。
“七肴,陪嫂子去集市转转,听说最近糖葫芦特别便宜。”
“是吗?怎么回事?”
“那个老头说他要去长安闯荡了,这里他呆够了。”
“这么大岁数到处跑,不怕死外面?”
“他却说另外一个世界有想不到的精彩。”
“我觉得他说得没错,说不定有另外一个世界。”
“你没事吧,病了要去看大夫,别耽误了。”
“嫂子,快过来看我送你的东西。”
“你这是啥?天啊,不会拿你的陪嫁布料做的吧,你想死了吧!”
“特别好,穿起来特别舒服,你试一试,比肚兜好很多。”
“你也穿了?”二嫂用手拉开老七的衣服看了看。
“嗯嗯。”
“嫂子,你要不试一试?看我身形是不是好了很多哈哈。”
“回头再说吧,我回屋试,先和我去集市转转。”
“好的。”
去集市的路上,七肴和她二嫂说了很多她的梦游之旅。这让牛二嫂非常吃惊,她也终于知道七肴为什么有那些奇怪的思想,而且还能做出那么奇特的东西。七肴在集市转了好久,一点也不疲倦。
“终于买到了,咱们回家吧。”
“等等,嫂子,我想和你商量个事。”
“说吧。”
“卖糖葫芦的走了,我想在那个位置做点买卖。”
“做买卖,还是卖糖葫芦?”
“不是,有点类似,不过比糖葫芦好玩多了,肯定很有生意。”
“做也行,省得女孩子天天在田里干活,越干越是嫁不出去。”
“嫂嫂,别说了好吧。”
“不过那个位置好像要交些钱财。”
“多少?”
“1两吧。”
“嫂子借我1两,我现在就去租下来。”
牛二嫂还是比较心疼这些钱,不过看七肴这么开心,为了她身体着想她还是积极支持她,免得七肴呆在家里闷出什么大毛病来。
就这样李七肴的棉花糖火了,一下为李家赚了不少钱,让老李脸大了不少。李七肴像是得到上仙帮助似的,发明了好多东西,在她的安排下李家从单纯的农民不知不觉成了农商民,开了好几家铺子,虽然比不上高中功名,但是成为土豪劣绅也是上好的。
周围的人总说以往那种偏见原来是一种偏爱,要不然老七怎么会变成现在的人见人爱。不过李七肴并没有更加开心,只是和以往一样,不过稍微让她欣慰的是她从梦中看到、学到的东西让她家的生活和成员间的关系更好了。
牛花为和魁二庆祝他们结婚8周年,特意为魁二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还烫了几壶好酒。魁二回家看见这桌美食,忍不住吃了两口,然后喊了几声牛氏,见没人回应,就起身去屋里找牛花。
“还洗澡呢,叫你怎么不回答。”
“听不见,隔声效果好,你妹真太厉害了,谁都想不到,她能搞这个。”牛氏拿着竹子做的喷头说道。
“那是,老李家的人聪明着呢。”
“快点啊,菜凉了。”
“先吃着,一会就好。”
牛氏不慌不忙来到桌旁和李老二好好畅饮了一番。不一会两人酒足饭饱,李老二看着漂亮的媳妇,一下兴致就来了,抱着牛花就往卧室走。两人初步亲热了一会,李老二一把卸下了牛花的外衣,看着眼前这个奇装异服的老婆,愣住了。此刻牛花再也不是以往红裤衩、红肚兜的媳妇了,而是穿着白色局部镂空的连体衣服的外域女子。
“这是弄啥呢。”李魁二有点吃惊。
“好看不?”
“好看,你自己做的?”
“我哪有那种才华,七肴送我的,一直不敢穿,你今儿不高兴吗,我想试试,你都好久没碰我了。”
“嘿嘿。”李老二一阵傻笑,拉过妻子,两人玩到了深夜,为这纪念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秋后不久李七肴发现自己有点不对头,因为她好久都没去那个世界了,关键的是她没法见到她的梦境先生了。不过李七肴算是个想得开的人,毕竟这些东西都是那个梦所赐的,肯定是上天的安排,既然要关上这扇门,那就是上天的旨意。为了避免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带来的沮丧,七肴换上她的桐油车服,准备去山上转转。七肴出门后看见几个孩子在敲东西,她开始并没注意,在捣鼓她的爱车时突然听见孩子哭起来了,她回头就看到三毛躺倒地上打滚,特别难受的样子。七肴赶紧跑过去问怎么回事,几个孩子说没什么事情,就刚才三毛拿那块方石头砸核桃。七肴赶紧收起拿块石头,质问谁从她房间拿出来的,然后训斥了几个孩子,说以后不能碰它,它里面有妖怪。几个孩子点点头,不一会三毛就坐了起来,七肴问他怎么了,他说他看见有人在划开别人的肚子割肠子。这让几个孩子着实下着了,对那块石头充满了恐惧。三毛问他姑姑为什么她拿着没事,七肴说这是上天赐给她的私人宝物,别人不能碰。说完七肴骑上她的桐油车向山上驶去。
邻居家的两个小孩回家就和他们父母说了这个怪事,搞得他们很难再到李家玩了。那家的男人还说李七肴就是一个妖精,否则她怎么能搞出那些东西,像神仙变戏法似的。从那以后关于七肴的非议多了起来,人们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们都说自己也就闲聊一两句。这搞得李家人也怀疑了起来,先是李魁怀疑老七不是他亲生,偶尔质问张氏是否对他有不忠,李家几个弟兄还有几个媳妇也心有余悸,对李七肴越来越客气,生怕惹恼了这个“妖精”要了他们小命。
李七肴听到、感受到这些让她有点难过,毕竟她总是存着感恩的心把上天赐给她的礼物分享给她的亲人还有那些并不可爱的邻居和朋友。不过好在作为老闺女的她拥有老闺女那种厚脸皮和强大的内心,她还是向往常一样的对大家,把她学到的东西贡献给大家。
靠着七肴的神力,李家生意越做越大,没过几年老李家成了洛阳的知名新贵,上至官家下至平头老百姓都羡慕不已,这让老李家声名远扬,连长安人都有耳闻。不过老李家的逆袭让洛阳老贵们有点不爽快,毕竟几年前老李家还是他们手中的剥削对象,可是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毕竟老李家做的东西他们做不了,而且官家和老百姓都喜欢老李家的产品。洛阳一把手还选了几款产品作为洛阳一方的特产,每年没少向长安的官家送去,听说皇家都有李七肴的产品。
洛阳老贵们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无计可施之下只得暗暗使些阴招,当然也不是伤天害理之事,也就召集堂下门客想些流言蜚语,想要借助它们动摇老李家的商业信任。这个计划弄了好久,基本没有效果,因为人们真心需要老李家的东西,那些东西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而且人们都知道那些土豪劣绅都是铁石心肠,老李家多少还有些人情味。
不过事情还是出现了转机,他们发现污蔑李七肴是妖孽好像有点用。毕竟他们的见识和信仰体系完全不允许这样一个人的出现,他们不认为李七肴是神仙,因为她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直到几年前她还是一个难出嫁的老闺女。人性有时候真的是恶的,他们不愿意在心中将李七肴提升到神仙下凡的程度,而是在心里不屑地把七肴的变化归结为妖精附身,谁让那块石头会恐吓除七肴以外的人呢。
老闺女小七竟然没有发现周围环境的变化,天天还是过得“穷”开心,这让那些想靠流言蜚语毁损一个人的人们有些失落,又激起了他们的好胜心,在他们心里势必要置老七于“死”地,但是他们仅仅认为这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聊。
812年开春后,七肴一人来到纯真寺祭拜她梦中的神灵,原本稍有喧嚷的寺庙在她迈过门槛后忽然安静了许多。不过七肴已经习惯了,她还以为别人仅仅是对她新式的穿着又有各种言论,当那种寂静是他们低声的私聊。七肴向几个老熟人打了几声招呼,他们的脸抽搐地笑了一下,然后给七肴让了路。
七肴非常虔诚地上了好几柱香,然后拜了又拜,她实在想把她内心的感激完全献上,期望给她神奇能力的神能知晓她内心的万分感激之情。她俯身起码有半个时辰,起来后七肴擦了擦眼睛,慢慢来到堂外。几个小屁孩不知哪来的胆子在七肴面前喊“妖精”、“妖精”,她并没有在意,还拿出她自己做的圈圈糖哄他们开心。那几个小孩刚把糖放到嘴里,两位农村夫妇急忙走过来赶紧弯下腰给肴姑娘道歉,说小孩子不懂事之类的话,还说请肴姑娘看在10代老亲戚的面子,不要记小孩子的仇,不要用她的神力惩罚他们。七肴觉得莫名其妙,微笑着说没事,不用担心。两位夫妇拉着孩子往外走的时候,那个农妇打了几下孩子,孩子有些不服气,哭着说那个七肴就是妖精,还是两个大人告诉他们的。七肴听见这些,然后扫视了下周围的眼光和神情,她终于发现环境有些变化了。
作为老闺女七肴越来越不受欢迎,回到家里她也只有和二嫂聊聊天。她把今天的事情挨着告诉了牛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