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位杨师叔下了逐人之意,程祖带着程玉施了一礼便离开了后堂,去领取入门物品。
在去领入门物品的路上,程祖也给程玉讲了些岐灵山的大小规矩和一些常识性的东西。
程玉自然仔细聆听,毕竟这些东西对于他以后在宗门内行走与其他同门相处大有帮助。
岐灵山内,门人弟子上下共有一万两千余人,其中炼气期的弟子就占了九成以上之多。而这九成多的炼气弟子也大致分为了两个阶层。
地位最低级的弟子占了很大一部分,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听起来不错的身份“执事弟子”和“驻留弟子”。
“执事弟子”在门内最多,在炼气修士中占了大约六成。这些弟子大都法力低微,基础功法连十层都不到,平日里杂物最多,修炼的时间也比较少。
在门内地位最低,连驻留弟子都不如,唯一比驻留弟子强的地方便是他们比起驻留弟子在修仙之路上多了几分希望。
而那些被称为“驻留弟子”的炼气期修士就有些特殊了。
法力低微的有,法力高强将基础功法修炼到圆满境界的也有。他们在门内也算得上是老人了。之所以说他们算得上老人并不是说他们年纪老,而是因为岐灵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具体说起来便是因为岐灵山每年都会派出数名弟子前往凡俗界各个地区寻找身具灵根的弟子加入宗门,以挑选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壮大自身实力。
这也是修仙界各个大小宗门为了壮大巩固自身实力都会使用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便也导致了入门的修士众多,资源分配不均,各个宗门内高层便也制定了这个不成文的规矩。
那便是入门超过五十年以上的弟子,如果还未筑基成功的话,这些弟子可销毁入门玉简自行离去,或是成为散修或是重返凡俗世界,宗门都不再干预。
不愿离去的弟子,宗门还是会承认其门内身份,相应的是宗门不会再发放任何材料灵石等资源,而这些弟子也不用再做任何杂役事物。
宗门还会允许这些留在门内的弟子在规划的一片地区内自行开辟洞府作为修炼之地,而岐灵山内外的野生妖兽和灵草资源也允许其猎杀采摘,宗门对他们唯一的要求便是门内发生危机或者如遇大敌之时必须出手相助,听从调遣。
这个规定一开始实行时,的确有不少修士都离开了宗门,离开之人也有极少部分返回了凡俗世界享受短暂的富贵人生。
而没有返回凡俗界的人大多都是因为年少离家,在修仙界度过了大半生,在凡俗界并无太多羁绊。
这些人成为散修之后大都去云游各国,有的只是为了欣赏各地风光,以求安慰自己孤苦的一生,有的则是对筑基心有不死,四处云游只为寻求机缘。
这些四处云游的散修,因其混迹修仙界大半生,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灵石材料甚至是异宝积攒在身。这自然引起了不少心狠手辣之人的觊觎,一时间,整个修仙界四处都发生了不少杀人夺宝之事。
这些离开宗门没有庇护的散修下场可想而知,本事大的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极少一部分人甚至完成了心中夙愿得以筑基,那些本事小的自然是成为他人手下亡魂,修行数十载只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身死道消,不可谓不凄凉......
这些事例发生之后,在当时的修仙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自此开始,满了五十年后离开宗门的修士也开始骤减,毕竟谁也不想成为散修后化作他人的刀下亡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