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这王家寨咋一户没来?你娃是不是偷懒了?”李帆明知故问。
王家寨没人来,说明有人故意找事,不用想,能在王家寨有此威信的人,除了王大富还能有谁?
“他们说,家里农活忙,这种萝卜又不是村里的事儿,来了也是白来!”刘大龙脸色变得极其不堪,话语虽然委婉,但应该更加难听。
“好吧!”李帆心里有数,只是确认下,这王家寨要跟着王大富走,那脑袋长在别人身上,要怎么想也是他们的事儿。
河西的村民来的很齐,就是平素不参加这村里这样那样的会议的菊花婶也来了,只是坐的有些靠后,看着刘莲花还有些不自在。
看来今上午,刘莲花的事情,把她也吓的不轻,毕竟这个话头也算是她第一个说出来,这种愧疚感就比别人更重。
李帆心里把王家寨排除了出去,眼前该来的都来了,也没说什么,对一群城里人也没多做解释。
“好了,大家都静静,今天下午我们要说的有两个事儿,第一是野菜收购站,第二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萝卜种植。”李帆招呼了声,来的村民就都安静下来。
如今这几次的事儿,李帆在村里也逐渐的有了些话语权,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被当做小娃蛋子处理。
“小支书,野菜收购站是啥事啊?”
“支书,萝卜种植咋还要开会啊?这是你家种的,咋还开会讨论起来了啊?”
一群人嚷嚷开了,有的问野菜收购站,当然更多的是李帆为何把萝卜种植这事儿也拿出来说。
村里人厚道,一是一,二是二,萝卜是李帆种出来的,那自然都归李帆,还有啥好说的。
“既然有疑惑,那我们就先说野菜收购站的事儿,前几天,龙婷,也就是我带回村的那姑娘来我们这穷山僻壤考察,山里,村里都转悠了一遍。她说啊,我们这村里到处都是宝贝,就是大家都不懂,守着宝山饿肚子。”
“这些宝贝,就是这山里河边的野菜疙瘩,以前村里拿来喂猪喂牛的玩意儿,这东西在大城市可老贵了。”李帆听了半响,打断了一片杂乱的声音。
“所以村里准备建立野菜收购站,以村委会牵头做基础,承包给村民刘莲花,让她以每年两千块的价格承包野菜收购项目,收购范围囊括了我们潜江村,老乌鸦村,邻村天堂村,福溪村,金堂村五个村子……”李帆补充了句。
这话一说完,村里就嚷开了。
“支书,两千块钱承包来收购这个野菜?你这是害人家莲花啊!”
“野菜收购,还要花这么多钱啊?村里人拼死拼活好几年也就这点收入。”
有的人质疑,觉得是坑害人家刘莲花,更多的还是觉得这钱不值当,一年两千块,这村里一年拼死累活也就八百来块,还得看天吃饭,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再说了,几千块钱,那每家每户也拿不出来啊,村里人有点底子的都是存的死期,谁能为了这个事儿去取钱啊!
再说了,村里穷,一年说是收入八九百,除去家里一应花销,还有多少点存款,会过日子的一年也就能攒下百十来块钱,不会过日子的那就是年年光。
“前期的钱,由我们村委会贷款,以后等资金回笼再拿给村委会就行。”李帆看着村里人的表情,心里反倒放心不少。
他倒怕这事儿众人都要做,这才让他为难,如今这般倒也最好,不过这钱的事儿还得说开了,免得王大富到时候又乱来。
“还有,村委会需要挖个地窖,一天五十元,管吃,需要四个人,一会儿要做的就去刘大龙那里报名,还有村里的姑娘媳妇们,以后可以去山里或者田埂摘野菜,这收购站就在村委会。”
李帆眼见议论声小了,就继续说了下去。
这地窖是必须有的,山里四季分明,但这野菜虽然是烂贱玩意儿,可一个周拿一次,那是必须保鲜的。
不然焉巴巴的谁还吃啊,幸好这山里挖个地窖方便,而且都不用冰块降温,直接真空袋一装放进去,比那城里的保鲜冰箱还实在。
“嘿嘿,小支书,真要收购野菜啊?”
“小支书,野菜真的能卖钱啊?这烂贱玩意,猪都给喂挑食了不吃。”
“小支书,这多少钱一斤啊?”
一群妇人听说这野菜还能卖钱,都是精神倍增,七嘴八舌问着。
李帆一一回答了,说是马上就会把收购价格在村委会黑板上公布出来,到时候大家就都知道了。
这一来,大家也就没多大问题了,毕竟野菜这玩意儿到处都是,能卖钱最好,不能卖钱,也不碍着他们什么事儿。
野菜的事儿敲定了,也就是真正的重头戏,萝卜种植的事儿。
“好了,莲花姐,这份资料你看看,都是一些白话,有问题就找我……”李帆把自己写的野菜收购站的计划递给了刘莲花,让她仔细看看。
如今村里文盲数量虽然不少,可和李帆差不多年纪的,最少也混了小学毕业,算是半个文盲,这简单白话写的计划,刘莲花还是能看懂的。
交代完事,李帆就对着大家继续说道:“接下来就是萝卜的事儿,这萝卜是我大学一同学研制的新品种,当时还没完善,我就带了几包回来试试,却不想被我妈给弄混了。”
“如今这萝卜的效果大家也看见了,前几天去县里给他打了个电话,他说这种子可以无限量供应,我也不贪图,就把这种子拿出来放在村委会。”
“以后这萝卜所产生的资金,我一分不拿,全部作为村里的资产,用作村里的发展。当然这笔资金最主要的是用作基础建设,例如潜江的治理,村里的环境治理,修桥铺路这些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