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终于落山了,天地一片漆黑,只有朝春门附近被箭楼的大火映的如白昼一般。
在三坊之外的一处庭院中,有一个三层的高楼,顶层站着的正是户部尚书李恭和一位须发皆白的精瘦老者。
李恭毕恭毕敬的说道:“六叔,今天的事情就是这样了,禁军今夜会偷袭瓮城里的秦军,如果顺利,便可毁掉秦军的火药甚至火炮,如此一来,秦军能否攻下大梁,便未可知。”
老者拈着胡须,沉默了一会:“行密,你是不是还想继续做这大隋的户部尚书?”
“侄儿不是此意,”李恭忙道,“只是今日城上一战,总觉杨家气数未绝,如今形势胶着,我们不如再旁观几日,等大势已定再决定不迟。”
“大势已定?”老者冷笑道,“行密啊,当初和秦人的约定是什么?”
“呃,只要他们能攻进大梁城,我们便倒戈。”
“现在他们进城了吗?”
“进了。”
“那我们就要守信。”老者道,“人生不过一场豪赌,等你看到点数,别人就不会让你下注了。”
“是,侄儿明白。”
“我知道你这一路走来不容易。”老者口气缓和了些,“你不愿意冒险我也明白,但是杨固之继续当皇帝,我们这些世家大族就要和那些寒族毫无区别了,家族的荣光要比个人的前途重要的多!”
李恭点了点头,道:“六叔,我今晚就派人过去。”
“嗯,”老者想了想道,“如今这形势胶着,咱们想办法推动一下,让形势不那么胶着,秦人的火炮将来是个麻烦,这火药是个关键,和秦人交易时想想办法,最好能搞来配方。”
李恭道:“是,侄儿会派莫不应去做说客,总要让秦人出点血才行。”
老者微笑道:“好。”他看了看远处箭楼上熊熊的烈火:“不得不说,杨文玉的确有些手段,可惜杨家双虎已去,就算他是条龙,也是独木难支啊。”
亥时,在朝春门附近一处道路上,一个军官正默默的看着箭楼的火光,一个士兵走了过来,低声道:“李校尉,莫先生来了。”
李校尉点了点头,转身走了过去,只见两个穿着禁军服色的男子正立在墙角暗处。其中一人见到李校尉,迈步走过来施礼道:“李校尉,现在能过去了吗?”李校尉看看四周:“跟我来。”
他们来到一个僻静处,正在警戒的士兵看到李校尉,都一起行礼。李校尉点了点头,那些士兵会意,站到一边。李校尉转身说道:“莫先生,这里都是我的人,过会你回来时,记得从这里走,不要被别人看见,我丑时换防,你务必在丑时前回来。”莫先生点点头,带着另一人沿着墙角走了出去。
两人默默的走了一会,来到了秦军这边,一个放哨的秦军低声喝道:“谁?口令!”跟在莫先生后面的那人道:“前面的兄弟小声些,我乃大秦军情司探子左正。”
“举手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