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就是通过光、声音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暗示。声音并不包括语言,而是人体外的声音。光很好理解,就是灯光、自然光、暗光等。暗光就是电影院那种环境的光线。自然光就是日光和月光。
进行综合思考就需要自然光,进行科学思考就需要灯光,进行哲学思考就需要暗光。
而声音就是非自己发出的自然声音,包括但不限于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等。这都是心理暗示。而精神科医生长期在精神病院里这样暗示家属,以达到心理催眠的目的。
那么什么是心理催眠?就是利用对方不安的心理,通过“我懂你”的阐述方式,让对方冷静下来并取得话语主动权,以达到“我说什么,家属都认为是对的”这种效果。
具体表现形式为:通过灯光、敲击手表或桌面发出的声响进行心理暗示,来让对方误解自己的真实想法。暗示的同时盯着对方的眼睛,但这仅限于思维认知阶段比对方高才可以。表达自己对对方很重视的心理暗示的同时,读懂对方眼神中透露的情绪。看似很复杂,实际上就不到10秒。
精神科医生达到了第五思维认知阶段,经常往精神病院跑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迷信者群体。迷信者群体也就是以第一、二思维认知阶段为主的人群。一逮一个准。只要看不懂的就放弃,知道遇到厉害的人了,忽悠不了。这个“厉害”指的是精神思维能力,也就是高过第四思维认知阶段的人。
在这里讲个小故事。我去年被带过去一次,然后把心理医生催眠睡着了,把精神科医生催眠得打瞌睡了。
只要对方开始目光朦胧的同时瞳孔集中,就可以进行精神暗示了。
怎么暗示?利用深奥的话语夹杂通俗易懂的话语,让对方听得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前提是这段内容是自己已经研究透彻的东西,不然对方压根就懒得听你哔哔。
这个方式本来是让对方放下心理防备,来放松精神好好睡一觉的。
但是被精神科医生拿来当做利用家属心理来盈利的工具。因为他没进行后续的精神催眠。
什么是精神催眠?就是通过冗长的、对方大脑无法继续思考的话语继续延伸,直到对方睡着。而精神科医生干嘛了?“诶,诶,你怎么打瞌睡啦?”以这种让人觉得可笑的方式故作高深的同时,让对方感觉无地自容。这种设问形式的方式就是在进行第二层精神暗示。这种时候,精神科医生说的任何话,家属都会认为是真理。在我国是精神科医生,在国外叫神棍。
也就是说,第一、二思维认知阶段的人只要去跟精神科医生交流,就会被施加四层心理暗示、两层心理催眠、两层精神暗示,同时还不知情,然后被忽悠钱。还会认为自己并没有被心理暗示、没被心理催眠、也没遭到精神暗示。
那么什么是第一、二思维认知阶段的人群?也就是搞养殖的、搞种菜的、搞运输的、搞基建的、搞工地的。再就是搞人事类工作的,比如:搞餐饮的、搞人员派遣的,也就是经常与人打交道的。
到这里,心理催眠与精神催眠的情况已经陈述完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