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事实上后面的那几句话也没有多少人注意,主要是前面那几句。
周静朋的评价,重游是有责任心的——作家!
作家,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称呼,要知道再次之前,网络小说根本不被承认,写网络小说的,只能戏称为写手。
而如今,一个作家的名头扣在重游头上,但却没有人反驳,只因周静朋着实是一号人物,与梁宽有南周北梁之称,号称华夏两大文坛领袖。
这个时候“一会”这些旧事也再次被媒体翻出来了,还着重的采访了被“一会”资助的那些家庭。
不少学校都组建了汉服社团,一时之间风头无两,林逸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冠上了汉服复兴者的头衔。
华夏,现实与网络都掀起汉服的热潮。
但此时事情就被终结了吗?
远远没有!
在周静朋发出文章的第二天,一则名为《重游=少年天才?》的文章登上了各大报纸、网站的头条。
文章中提到,记着采访在首都医院疗养的梁宽,问他对网络作家重游发表文章,歌颂汉服有什么看法。
其中梁宽提到,他可能见过重游!
下面一摘录下的一段对话:
记者:梁老先生对于汉服有什么看法?
梁宽:欣赏、崇拜,对于我们祖先竟然能制造出如此美感的……
一连串的赞叹过后,记者终于问出了他的目的。
记者:请问梁老先生,对于周老先生发表文章,赞扬网络作家重游是一名有责任心的好作家,您有什么看法?
梁宽:你说重游?我看过他的作品,很不错,很有想法,尤其是《佛本是道》一书,揉杂了《封神演义》《西游记》《山海经》等书中的中国古典神话,可以说整合了我华夏神仙体系,我想他一定废了很大的心力。
记者(惊叹):您竟然还看网络小说?
梁宽:以前是不看的,不过前些天在这里住院的时候,认识了一名小友……后面,就是林逸与其在医院结识的经过,蹭烟、相交、到最后的诗词。
梁宽:当时他说那诗词是重游所做,我便查了一下,得知重游是一名网络作家,本以为在他书中能看到那首诗词,可谁知竟然没有。
记者:所以您在那时才看的重游小说?不知道那少年是什么名字,他与重游又有什么关系。
梁宽(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我这小友想必也是个不爱出风头的,不然他也不会假拖重游,所以姓名就不方便透露了。
谈话就到此结束,本来没什么,可后面却写着一段推断,基本意思就是:少年为何要假拖重游?因为他不想出名,再联系到重游也是个低调的性格,那么结果就出来了:那不过二十岁的年轻人,百分之八十就是重游!
在文章的最后,当日林逸所写的诗也被发表上来:木兰花·无题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他一定就是重游!
这是所有诛仙迷心中的想法,只有能写出痴情咒的他,才能写出这么凄美的诗词。
而且……
如果一开始还有人不信的话,那么当网络上汉服吧、重游吧里一条帖子被人们证实,那就由不得大家不信了。
那是一个名为诗雨如梦的网友发的帖子,帖子中提到,她就是重游文章中所遇到的女孩中的一个,那天之所以穿汉服在外面,是因为她们要参加汉服聚会,然后把那天所发生的事一字一句的都写下来,并表明自己的懊悔,竟然重游大神当面而不知,还把他当做鬼……
没错,这诗雨如梦,就是当日的冯佳佳,她一直很喜欢林逸的小说,除了对极品家丁里的主角太花心颇有微词外,其他的小说她都十分喜欢,尤其是诛仙,很适合她这样的女生看。
所以当林逸章节一更新,她就发现了,开头的那一段经历描写,与她当日的经历何其相似,一开始她还不敢确定那就是重游,但当梁宽的报道出来,她就彻底确信了。
同样在燕京,同样是二十来岁,同样长发飘飘,气质潇洒,这两者怎么可能没有关系。
且不提她如何懊悔,网络上的人们可是炸了锅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