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什么?
是木兰替父的故事,是孟母三迁的佳话,是阿炳二泉映月的旋律。
面对失败和挫折,亲情是一剂良药,填补你那失落的心,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亲情是一杯凉水,浇灭你那心头的火,然后坦然面对,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奉承,亲情是一把锥子,刺破你那虚无的梦,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警示;面对烦恼和忧愁,亲情是一阵轻风,吹去你那杂乱的思绪,然后平和释然这是一种境界。
亲情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亲情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显棱角;亲情是诗,使乏味经过修饰达到一种意境。亲情,生命永恒的动力。
但是,有些时候,亲情却会给我们带来烦躁,尤其是父母以亲情“对你好”等等理由,强迫我们做我们不愿做的事的时候,比如说——相亲。
林逸回到家后,听到的第一个消息,是伯伯家的哥哥要在来年二月结婚,第二个,就是要他相亲。
理由无非是年纪不小了,再不找对象就不好找了,等等等等“对你好”的原因,但实际上,难免不会有攀比的心思作怪。
现在比媳妇,以后比孩子,诸如此类的攀比,早已经深深的融入在人的生活,无论任何事,人们总是会下意识的与别人比较一番,由此,若比他人强,自然会带来欢乐;若比不得他人,难免心情不好。
所以,其实快乐很简单,只要每天向不如自己的人比较,那内心中滋生的优越感,会让人每天都感到欢愉。
林逸却不愿与人攀比,我就是我,其他人如何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他很少快乐,因为人的乐趣,大多数来自于攀比,而他,却没有学会去攀比,所以,他不是快乐的。
但不快乐,并不代表着悲伤,在快乐与悲伤之间,还有一个词汇,名为心如止水,不喜不悲。
就如这相亲一事,他没有厌烦,自然也不会感觉欣喜,但他依然很随意的答应下来,见个人而已,相比于拒绝后,可能每日都要忍受父母在耳边的唠叨,倒不如去见一面,然后随便找个借口推脱说不合适,或者,让女方推脱说不合适。
所以他去见了他的相亲对象,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子,说美不美,说丑又不丑,身材却是高挑,可以加上不少分。
“你好。”“你好。”
两声平淡的招呼,气氛陷入了沉默。
女子的矜持当然不会让她主动谈话,而林逸的随意,更不可能让他对任何人讨好,所以大家都不热情,这一场见面,如果能成功才是有鬼了。
回到家难免又是一阵数落,说真的,现在林逸自己都纳闷之前为何会想到回来,因为现在他只想离去。
亲情或许很美好,但自以为是的“对你好”真的很让人厌烦,其实不止亲情,友情、爱情又何尝不是如此,总是以各种“对你好”的借口,影响着你的行动,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所以为了“对他好”,一定要想办法纠正他的错误。
这是一种强制性的,自私自利的行为,往深了说,是掌控欲作祟,不论是“对你好”还是“对他好”,其实都是心中想要掌控对方,掌控对方的思想,掌控对方的行为,或许他出发点不是如此,但潜意识却是如此。
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真的尊重,他会尊重他的选择,尊重他的思想,而不是只认为自己就是对的,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是错的。
掌控欲且不多说,经过这一场相亲之后,生活才总算恢复了些许平静,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觉,中间世界随处逛逛,很是悠闲自在。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在腊月初八那天,林逸的弟弟林晨终于放寒假,回来了。
“妈,爸,我回来了。”因为不知道他这个哥哥也在家,林晨一进大门,只大声了喊了一嗓子爸、妈,声音充满喜悦的情绪。
林母是一名普通的村妇,穿着一身普通衣服,皮肤略显粗糙,是早年下地干活导致的,但这两年林逸工作,每个月都会给家里打两三千块钱,再加上林父一个月也有三千来块钱的工资,日子在农村过得还算不错,所以皮肤显得很是红润,头发也新染过,很是黑亮。
“小晨回来啦,又长高了,在学校还好吧,有没有受欺负?”林母声音中充满了关切。
“没有,妈,我爸呢?”林晨大大咧咧一笑,问道。
“在屋里做饭呢,你哥也回来了,在帮忙呢。”
林晨“哦”了一声:“也不说出来接接我,我去看看去。”
说完,舍了母亲,向厨房走去。
厨房中,林逸正在切菜,一连串连绵不绝的“剁剁剁剁”的声音,表明他刀法很是熟练。林父正在炉子旁,握着锅柄勺子炒菜。
“小晨回来了啊。”林父的声音很是沉稳,但笑容却很慈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