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就用这个时代的古琴琴弦应该就行了吧。”林幸灵机一动,家里似乎就有一副古琴,是母亲的遗物,林幸赶紧命人去取。
琴很快取过来了,林幸又为难了。东晋时候的古琴是七弦琴,也就是宫商角徵羽,再加上文武二弦,可是吉他确实六弦琴,而且弦的基础音也不一样。
古代的琴弦都是用纯蚕丝制作的丝弦,这种弦用力过大是很容易断弦的,怪不得史书中有那么多断弦的典故,文中也说什么“弦断有谁听”,其实并不是古人弹琴多么的激情澎湃,动不动就使力过猛,而是这琴弦实在太容易断啦!
看来在这个时代要想普及摇滚实在不太靠谱……等自己哪天能发明出金属弦再说吧!
“旺财!”林幸仰天吆喝。
“二少爷,小的在此。”一个比林幸年纪稍长的小童笑嘻嘻的出现了。
“嗯,帮我去镇上,请会制作琴弦的匠人来府,就说有重金赏赐,这点钱先拿去,算是定金。”林幸之从袖中慢慢的掏出了一串大钱,表情有些肉痛。
林幸之现在才五岁半,平日里可是没什么零花钱的,就这一串钱也够他肉痛很久了。
“是,小的明白了。”旺财接过钱就准备出发。
“慢着,你自己可留下二钱,就当作是赏你的跑路费。”林幸之道。
“谢谢少爷!”旺财大喜,虽然“跑路费”一词听起来有些古怪,不过生性机灵的他还是很容易就理解了,这是少爷许给自己的好处,有了甜头,腿脚似乎也格外轻快起来,一溜烟就没影了。
这旺财是林府老管家旺鱼的小儿子,人颇为机灵,年龄又跟林幸之相仿,既是下人,又是玩伴,所以跟林幸之颇为亲近。
……
数日之后,林幸之满意的看着面前大大小小的上百根丝线,满意的点了点头。为了这些丝弦,他可是不惜血本,自己挖空心思搞出的一点积蓄掏了一空不说,还偷偷把书房里那一大摞宣纸拿去卖了,才勉强把钱凑够。既然丝弦容易断,那么就干脆多备一些,六根粗细不一的弦都备了不少,比较容易断的几根细弦备的尤其多。
制弦的师父是一个老头,接了这么一笔大生意,自然眉开眼笑,领了赏钱连声道谢而去。
桑蚕丝还是很贵的啊,而不容易断的优质蚕丝自然就更贵。没办法,为了吉他,忍了……
将剩余的钱叫旺财拿去又换了些劣纸回来,重新放到书房里,林幸之暗自得意道:“如此一举两得,吉他有了,纸也有了。别看这纸破,反而比宣纸好,不容易渗墨,写起硬笔字来正合适。”
于是,从某天开始,林家院中时不时的会想起几声清新的乐声,这种乐声似琴非琴,下人们都颇感新奇,只是二少爷严肃的吩咐不许进去打扰,所以他们即使好奇也满足不了这好奇心。
数日之后,手头拮据的林幸之想了个捞钱的法子。晚饭过后,恭恭敬敬的过去给父亲请安,并且略带羞涩的道:“父亲,孩儿前些日子忽有所梦,梦中见一仙女,怀中抱一乐器,形状颇古怪,边谈边唱歌,声音轻灵飘渺似仙乐。醒来之后,孩儿便命人仿制那乐器,居然真得了一奇物,今天特来父亲面前献宝,请父亲指点一二。”
林父看了林幸之手中的吉他,颇感新奇,端详良久,还试着用手拨了几下。其实林幸之刚才的描述会让人误以为是琵琶。琵琶从外型上来看,和吉他还是有不少类似之处的。不过,东晋时候,还没有琵琶这种乐器,即使有,也应该还没广泛流行。这时文人雅士们演奏的乐器主要就是琴,和笛、萧这样的吹奏乐器,似吉他这样抱在怀中的乐器,对人们来说是闻所未闻的。
林父感叹道:“弦音的确清丽悦耳,只可惜不知弹奏之法,奈何?”
林幸之等的就是这句话,连忙道:“我会!”似感到父亲目光露出诧异之色,又加了一句道:“孩儿照着梦中仙女的模样,尝试着模仿弹奏,数日之后,居然小有收获,如今已经能演奏一些乐曲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