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知农儿子何东东眼尖,在黎明的曙光中一眼就看见了郑中原和顾恺。瘸子里挑将军,郑中原现在是拿顾恺当参谋。实在没有办法,他手下没有一个正式的军官。虽然有些连排长也曾经打过仗,但是那都是强度不高的军阀混战或者抵抗土匪的小战斗。那些都不顶用啊,顾恺虽然纨绔,在学校也没有学习什么,但至少听说的东西不少,眼界宽的多。
顾恺也看见了何知农一家。在郑中原耳边咕哝一声,赶快上前打招呼。郑中原也赶紧跳下了吉普车,快步迎了上去。
几人见面一番寒暄,一番唏嘘,简短的叙说了面前的困难。
郑中原开口道:“这次我保安团前来救援南京,缺乏军官,我知道何兄身体尚未康复,但看在两千兄弟性命的面子啊上帮兄弟一把,”
何知农知道了郑中原此次任务,扭头看看老婆孩子。
顾恺机灵,道:“嫂夫人可以同侄子们在我们的后勤医疗队。我们会把医疗队远离战场安置。或者我干脆先把嫂夫人和侄子侄女们先送往伊阳。”
在郑中原一再相邀下,何知农究竟有一颗军人的心,他这次受伤本以为自己的军人生涯终结,前途灰暗,当碰到可以发挥自己的地方,尤其是能有机会向倭寇讨还血债,一颗心汹汹燃烧起来。一个矢志报国的军人,因为残废而被迫退出了他为之奋斗的军队,离开了血与火的战场,离开了同生共死的弟兄,不能为死难的弟兄报仇,这对于何知农是一种折磨,而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机会,一个他百死不悔的机会。
何知农很干脆,说道;“好,我加入保安团。”
“你不会后悔的,我保证。”而何夫人看着眼前重新焕发了生命光彩的丈夫,她知道,他的丈夫已经从伤残的打击中站起来了。刚刚还如同一根枯木的人,现在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斗志,那是对战斗的渴望。她没有阻拦,而是鼓励的看着丈夫。何东东欢呼跳跃着:“爸爸要当将军了。”
何知农对着儿子道:“爸爸要去打鬼子了,你可要照顾好妈妈和妹妹,做个男子汉。”
郑中原立即请何知农上了自己的车。
他忽然想到,就在这个渡口恐怕就能拉来不少军官,于是拉了一边顾恺道:“你带一个警卫班一个通信小组留这里帮我招收军官,招收技术兵种,能招收多少就招收多少,伤残的也要。这个很重要,比一切都重要,做好了这件事,就是大功一件。”
顾恺对这样的差事很有兴趣,他也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他也害怕打仗的时候,他的胡乱建议葬送了子弟兵的性命。于是欣然答应。与人交往,拉关系套近乎这是顾恺的强项,而且在这里说不定还能找个京城的美女什么的。
第一船运来的吉普车只有四辆,一辆是郑中原乘坐,一辆是医疗组,一辆是通信小组,还有一辆是顾恺的,于是把何夫人和儿女安排上了顾恺的吉普。而郑中原则和何知农同乘一辆吉普。半个小时之内各个连排长都已经认识了这位残废的保安团参谋长。
朝阳里,保安团沿江而上。
路上,郑中原仔细的向何知农通报了任务,以及预计后续部队到达的时间。
何知农看着地图沉思半刻,道:“如果说只是起到预警作用,你这一千六百人还凑合可以,但是如果要是沿江防御的话,人力根本不够。”
何知农的解释是,这么长的防守区域,可以渡江的地点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处处设防。这一百多里,至少有十几处适合登陆的地方。我们如果设的防守位置靠上游了,就起不到作用,如果太靠下游,预警时间太短,恐怕很难顶住倭寇的进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