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勋看一眼炮兵观察员,:“炮击。”
炮兵观察员几乎是颤抖着声音传出命令,末了加了一句:“一定要打准。”
是的,必须打准。除了三百米宽的空地,刘世勋仅仅留了一百米的安全距离,每边只有五十米。
重炮稍微打偏,就落在了自己人头上。按照独立师的步炮协同标准,150重炮标准是距离六百米。实战中也很少低于三百米距离。重炮射击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风力,温度,湿度,气压以及炮弹自身的精度都能影响火炮的精准。
炮兵观察员只能在心中祈祷,由于距离远远低于大炮的最大射程,准确性还是有所提高的。但是真的能准确到哪个程度,就连何知农这个炮兵总教头怕是也不敢说。
命令既然下达,现在只能听天由命。随着空气中传来尖锐的啸声,六发炮弹准确在三百米空地中爆炸,鬼子已经不兴奋了,被炸的鬼哭狼嚎,四处躲藏。
几乎没有停顿,连续三轮重炮覆盖了整个空旷区域。
石原真三在远处看的目瞪口呆,张大了嘴巴,半天没有反应。但是仅仅就是这么短暂的轰炸,再也没有后续炮火。
石原真三虽不知道原由,但是也知道这是他的部队唯一能够存活的机会。此时他下命令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依靠战场上鬼子自身的反应了。
炮声刚刚停歇,烟尘尚未散去。一千多勇士就从三面向鬼子冲了上来。
是的,这就是刘世勋的战术。炮火不如,射击技巧不如,几乎各个方面都不如对手。那么唯一的优势---人数就是刘世勋取胜的唯一希望。
刘世勋大胆的放了鬼子冲到土围子里,就是要肉搏。
南面是保安团端着刺刀,北面是郭五爷带了三百大刀队(其中不少新兵)。而底部也就是刘世勋的一个小组和三百新兵。
保安团和青壮们从炮击的威力中刚刚清醒,就随着人群发动了猛冲,战前虽然狐皮和郭五爷都已经全部交代了战斗计划。但是一群新手很难立刻从震惊中转入正常状态。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发动袭击,场面很是混乱,但是进攻的势头却很快形成,由凌乱到蜂拥而上仅仅就那么两三分钟。
这个速度对于训练有素的独立师来说,已经是很慢了。但是对于刚刚拿枪上战场的新丁来说,做的已经足够好了。
战场上幸存的鬼子也好不到那里去,这五百鬼子也有四百都是第一次上战场。鬼子的训练虽然系统,但是没有上过战场的鬼子现在的反应速度也不怎么快。
刚刚鬼子被十八颗重炮炸的魂飞魄散,伤亡至少上百。本来以为要见天照大婶了,不料炮击却停滞了。新兵们惊魂未定,老兵欣喜异常。但是不论是惊魂还是欣喜,没有几分钟迎接他们的是冷森森的刺刀和雪亮的大刀片子。
虽然耽误了最有利的两分钟,但是不管怎么说,此刻两军已经绞杀在一起。
刘世勋带的三百青壮刚刚上战场,丝毫没有适应直接就加入了最残酷的白刃战。这中间三十名独立师战士起到了极大作用,黑星手枪在混乱的战局中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也击毙许多鬼子。
残酷的白刃战一旦爆发,战场上最多的是两类人,不是被吓住就是变成疯魔。而今天两军都是新兵居多,能否胜利就看谁更有胆子厮杀。
战场上到处都是哭喊声厮杀声,刺刀入肉的噗噗声和大刀砍中骨头的嘎吱声。
有人在这种残酷的局面下精神崩溃,随即被刺死或者砍死。有人却在血腥中更加坚强,勇猛拼杀。
保安团和青壮们在第一波冲杀中死伤惨重,五分钟内就倒下了三四百人。
而此时任务最重的一个混成连小组,已经从侧翼堵住了缺口。仅仅二十个士兵,辅助的是八十名保安团弟兄。一门步兵炮和十五只冲锋枪,一挺轻机枪。
他们不仅要面对两辆日军坦克和三辆汽车的猛烈火力,还要负责阻击随时能加入进攻的日军步兵。
步兵炮在鬼子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率先开火,连毁日军两辆汽车,随后被鬼子坦克炮击中。炮组五个人当场阵亡两个。
阻击小组,面对着鬼子的优势火力,拼命阻击。手中的武器虽然对坦克无能为力,但是对于鬼子残余的一辆汽车有着足够杀伤力。十几只冲锋枪和机枪发出道道火光,密集的子弹疯狂的打击着鬼子的汽车。
仅仅一两分钟,小鬼子的汽车被打爆。而此时阻击小组只剩下不足四十人。而这些弟兄此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谁也不知道能否阻击住前来增援的鬼子。尤其是鬼子还有坦克支援的情况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