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独立旅出兵作战,极大的提高了洛阳龙的知名度。提高了郑中原的地位。但是所有的一切都难当面前的困难。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钱。
洛阳龙各个企业经营良好,可是这一仗实在是打的太厉害,弹药资金勉强还能填补。
但是接收了一万多伤兵,加上维持八千部队的费用极其庞大。那花钱简直和流水一样。现在总部还欠各个部门不少钱,建立粮食储备和物资储备一时半会还难以实现,用李智的话来说,不打仗只养这两万多人的部队的话,财政还能勉强支持。要是打仗的话,肯定破产。
巨大的消耗已经把各个企业的流动资金压榨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如果继续抽资金的话,企业就要停产。
而此战缴获虽然巨大,价值绝对超过一千万大洋。但是武器的损耗也极其严重。从开封撤军的时候,重机枪不足百挺,冲锋枪不足两千支。其他各种武器损失过半。从价值的角度来说,损失近两百万大洋。
经济方面唯一的补益是中央政府已经把汝河河谷的六个县的财政收入交给了郑中原。可以说郑中原现在也是一个封疆小吏了。自此伊川·汝州·郏县·宝丰·鲁山·叶县就成了郑中原的自留地。
郑中原此时才弄明白抗日战争的时候的国家财政管理,简单的就是一个部队给你划一块防区,防区内的财政收入就是军费了,当然武器弹药还是要上峰供应的。不过像郑中原这种特殊情况,弹药物资恐怕是不要想了。这几个县能不能保证独立师的粮食供应都是一个大问题,其他就不要想了。
经济方面的另一个好消息是,七月初,美国传来好消息,上次拍的电影在美国赚了四十五万美金,冲锋枪卖了六十万美金外加每只两美元的专利费。
郑中原实在太满意了,电影这东西这么赚钱啊。毫不犹豫,叫来摄影导演灯光一体的刘晓光,面授一番。同时开拍三部电影。
第一部飞龙。拍空战,要多少花哨镜头来花哨镜头,演员还是顾恺,加点异国恋情。情节核心就一点,主人公要赢,还要赢得漂亮,飞行镜头要惊险,轰炸场面要宏大,还要带着美女在天上飞。唯美,浪漫血腥,主题曲就用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郑中原的手机了正好有席琳。迪翁的原版。
第二部英雄,就拍萧山六十个人坚守地堡十日,要拍的惊险刺激英雄主义,反正要让看电影的人感觉到荷尔蒙的味道。主题曲干脆就用屠洪纲的精忠报国。
第三部大河东流去,去找一个叫李准的作家。(注,李准著名作家,具体读者可百度)要把黄河决堤造成的百姓苦难拍出来,这个要写实,要有人文气息。还要煽情。揭露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另外隐晦的指出无奈的政府为了阻挡日军的脚步淹死了无数百姓。主题曲用黄河大合唱。
郑中原交代了许多电影的拍摄手法,反正上次都教给刘晓光不少了。你嘛,得把电影这个赚钱的行当发扬光大,必须赚个金元宝回来。
美国那边瑞奇也传回来消息,航空母舰已经设计完了。郑中原心说真是不让钞票在兜里休息一会儿啊,又该花钱了。
于是乎投资七十五万美金开建两条航母,只建设最不花钱还最耗费时间的部分,船体什么的。当然将来钱如果够的话发动机还是要装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