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之战,缴获的武器和物资中,有许多东西是独立师用不上的。也被郑中原也销售一空。别看都是些破玩意,但是这东西在红党和一些地方部队那里很抢手的,甚至卖的比新枪还贵。
这里面是有窍门的,有些华军部队打败了仗,为了邀功,就买些这些东西回去,作为证明。这些人什么都要,鬼子的钢盔皮鞋什么都要。换了小百十万银元,也算充分的废物利用了。
而缴获日军的几十门杂号火炮,郑中原这次碰上了大买家,阎老西。这位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有气魄,一掷千金一百万大洋包了鬼子的杂号火炮。
独立师在开封战场上缴获的日制火炮型号繁杂,有些型号只有一两门,如果要装备部队的话后勤供应非常困难。
晋绥军那里的日制武器比例是全国最高的,别的部队用炮一般都是德制法制英制,而晋绥军大多用日制,他们的炮兵很熟悉日制火炮。这几十门火炮的加强使得山西局势立即好转不少。甚至出现了日军被晋绥军主动攻击的情况。
经济最困难的八月份,郑中原收到了社会各界以及海外华人的捐赠一百万大洋。使得洛阳龙暂时度过难关。作为回赠,郑中原给海外华人提供了两千张唱片。其中《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两支歌曲开始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传扬。
九月初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上门了,延安方面派人来了,油田打出油来了。
李智负责这件事情的,只要和胡宗南谈好条件就可以了。胡宗南现在肯定也缺钱,别看他是嫡系,嫡系就要养更多的军队,更强的军队,这玩意需要钱啊。仅仅依靠上方的拨付,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
石油可是大生意,国内还没有炼油厂。即便是国内车辆不多,可是仅仅军队需求就不少。和胡宗南的生意很好谈,每桶从他那里过境的油他抽一毛钱的抽头,而共党方面要三毛,加上运费大约每桶到郑中原这里成本八毛左右。
这东西量太大,胡宗南后来甚至专门弄了车皮往洛阳运。
三八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郑中原就购买了三十多万的原油,等三九年第一季度的时候达到了五十万,到39年底的时候基本维持在每月五十万的贸易额。
延安方面简直把郑中原当成了财神,表示欢迎郑中原在合适的时候访问延安。
陕北那穷地方,有这么大一笔收入,极大的缓解了财政困难,这可是双赢的生意。
郑中原把那份合同珍藏起来,三个伟人的签名啊,一个刘绍奇一个周嗯来另一个就是毛太祖了。
炼油难度其实不算高。但郑中原也不打算自己炼,找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土炼炉,就开始大规模开始销售了。随后的几年中,弄得许多地方都是炉子,污染严重的很。
没有办法,凑合着来吧。油这东西很好卖的,绝对是畅销货。比如煤油,老百姓点灯用的都是,以前都是进口的,而一但本土化,现在成本立即就低了下来。周围几个省的煤油供应立即就被洛阳周边的炼油厂占领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