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中原惊的是目瞪口呆。
从败军嘈杂的口中,郑中原得知了这一切的缘由。经过是这样的:
二十三日,也就是昨天,华军的150MM重炮部队刚刚撤退,日军步兵在海空军的支援下,沿江而上上,进攻长江南岸的富池口。原本有150MM榴弹炮的威胁,日军炮舰还是要注意角度的,不敢全面打击富池口要塞。华军步兵还可以在炮火的死角躲避。可是没有了150MM重炮的威胁,日军炮舰对着富池口几乎是无死角的攻击。
华军在日军的重炮打击下伤亡惨重,毫无还手之力,不少连队整连整连的阵亡,师长李芳郴看难以坚守,要求撤离。而其上司第二兵团司令张发奎要求继续死守。
当晚,富池口要塞守军第18师师长李芳郴拒不执行死守命令,离开队伍不知去向。
没有了指挥的,第十八师就溃散了,现在连当官的都没有几个。
十八师苦顶了八天八夜,损失惨重,结果竟然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溃败。岂不哀哉。
十八师的残余部队,二十四日上午九时自动撤至半壁山附近,正好此时郑中原刚刚下船。
富池口失陷。这样,位于田家镇下游、与田家镇互为犄角的江南最重要据点落入敌手。田家镇要塞此时已经等于衣衫不整了,战局已经出现恶化迹象。
这情形,别说李宗仁派来的联络参谋胡智慧了,就是郑中原也看明白了,富池口一丢,这江南岸的依托就少了一多半。
半壁山已经处于日军步兵的直接攻击之下,要是半壁山的要塞再丢了,田家镇就不是衣衫不整了,而是赤裸羔羊。日军舰炮威胁之下,田家镇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仗根本就没有办法打下去。
现在郑中原面临的局势,不是危机,而是主动踏入了死地。江面上轮船已经没有影子了,跑都没有办法。
郑中原快后悔之余,甚至怀疑是不是一个针对自己的圈套,最近郑中原有点阴谋论。
不得已,电报立刻发给了李宗仁,请求立刻撤退。
这请求电报发的郑中原心疼的要命,四门重炮加上大型拖车还有两百枚炮弹,至少六七十万大洋,肯定是带不走了。小猴战车也不一定能带走,看起来所带的重武器要全部葬送在这里了。
郑中原的阴谋论却是错怪了李宗仁,调三百旅到信阳的是胡宗南的建议,李宗仁双手欢迎,也是某些大人物的有意识削弱独立师的行为。但是调郑中原的重炮到半壁山却是李宗仁出于战局考虑,并没有害郑中原的想法。
战局如此不利,原因复杂的很。最大的原因在于江南和江北的指挥不统一。部队分属两个战区,指挥协调都问题极大,不仅矛盾重重,漏洞自然也是四面八方都是。
田家镇的外围战斗一直就混乱不堪,等鬼子的兵锋都开始威胁田家镇了,军委会才把两岸的指挥权交给了第五战区第四兵团司令李品仙。而其统辖的第二军团李延年本来在这个区域作战,则临危受命,十六日才具体接手了田家镇两岸的防御。
也仅仅是接手,至于能不能指挥就是另外一码事情了。实际上李延年也只能指挥他的嫡系两个师的部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