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源于无知。逃避也绝缘不了绝望。无知本身就是一种罪。引领潮流在这个看似平等自由,却充斥著奴役与剥削的虚假世界里。
改变,一个从内心呐喊无数遍的声音。而一切浮夸想法、意*现状改变不了任何残酷现实。从抛弃‘无知’开始,一步步接近无上智慧。
————题记
镜头切回成都Heven西餐厅。
蓝色的灯光,蓝色的餐具,蓝色的桌椅,让人恍惚之间有到了爱琴海边的错觉,浪漫唯美的装修风格、充满欧洲风味的精致美食,处处洋溢着地中海风情,情侣约会的不二之选。
“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围观者起哄,甚至有人吹起了口哨。
杜江云将头凑到女孩耳边,小声的说,“下回摸钱包的时候记得撞狠一点,胸要顶得再深入一点,不然太容易被人发觉你那只不规矩的小手摸进了哪里了……”
温柔红着脸,看着杜江云俊逸的面孔说不出话来。
气息一再凝结,就要爆发。
“58号……谁是58号?”人群击鼓传花式的将这个脱离组织的58号鄙视开来。
“58号,进复试了,没人答应就算了!”
“Hey,I‘-here!”杜江云这才反应过来。
“小贼算你今天好运,我还有事,不和你玩了!”杜江云立马放开那女子,屁颠屁颠的往复试区进发。心花怒放,心头嚎叫着: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哦哦。
“你……”温柔说不出话来了,身怀绝世武功的她第一次有种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完全使不出力。
为了寻找真理,毛主席能七天七夜一动不动呆在图书馆直到浑身爬满虫子,才成就霸业;为了写《资本论》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有一个固定的座位,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这个座位上钻研学习,结果在座位下的水泥地上都磨出了脚印;为了顺利获得工作机会,此刻杜江云能放弃一切,包括在他脑海已经根深蒂固嫉恶如仇的世界观。一个小毛贼而已,有饭碗重要么。
一路上,不断的有人打量着他,有姑娘,也有小伙子。目光有羡慕也有鄙视。
羡慕他的自然是那些寒门弟子,能从浩浩荡荡的几百人杀入复试,已经很充分的说明了他的实力——这个家伙将会是人间天堂这家顶级西餐厅的御用钢琴师了。
鄙视他的自然是那些没有进入复试的富二代,一个月千把块钱的工作,不过是西餐厅高级一点的打工仔,拽什么拽。
当然,也有些家伙是出于嫉妒杜江云的堂堂仪表,靠,长的像个小白脸似的,可气的是还有那么两把刷子。出于此,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儿偶尔回头看他一眼,也是可以理解的。
进入复试的人选有十名,包括杜江云在内。排成两行坐在等候区。三分惊喜,七分忐忑,因为他们都知道最终只有三个可以签约。百分之七十的淘汰率呀!
一个挺着啤酒肚的中年大叔出现在众人视野,颇有几分领导的气质。
“各位都是进入复试的高手,恭喜恭喜!下面由我来宣布复试的题目,弹一首《天空之城》不限风格。满分为十分,最后成绩取前三名。希望大家以平常心应对,发挥出最佳水平!”
“3号,你第一个!”
“哦。”略显紧张的一个小女生,就这样走向了钢琴台。
杜江云面无表情的继续等待着,想起了自己从哈佛毕业后找工作的艰辛场面。哈佛毕业生何处去?在人们的想象或在哈佛学生的憧憬中,大概是投行的高管、大律师、牙医、政治家,当然也还有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等等。毋庸置疑,任何一个领域的金字塔尖都能找到优秀的哈佛毕业生,但有一点恐怕也得心中有数,那就是无论你是哈佛、耶鲁还是斯坦福的毕业生,无论你多么优秀,多么精英,也绝不会在走出大学本校门的第一天就能成为憧憬中的高管或上到金字塔尖的。总有一个找工作的过程,也有一个从基层做起的艰辛。
2007年夏天以来的次贷危机给大学生们择业带来了很大冲击,哪怕他是哈佛的学生,也难免不受影响。尤其是雷曼、美林这两大投行倒闭,金融市场变得一团糟,华尔街像是发生了一场瘟疫,一些人从那儿逃出,一些人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少数人还把那里当作冒险家的乐园,准备去试试运气。不过,即便如此,华尔街金融业的萎缩也是有目共睹的。一项针对哈佛毕业生的调查表明,2009年去金融与咨询行业的学生下降了一半,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打算在这两个行当里找全职工作。甚至还可以在一些新闻图片,看到哈佛或MIT商学院的学生,身上挂着牌子在找工作。当然,这些人还没有寒碜到插草标卖身的地步,但如此落寞确已是今非昔比了。
“兄弟——”一个带着厚厚眼镜的青年碰了下杜江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