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的一声,电梯门打开了,到了三十六楼。
杜江云说:“不是啦!我哪有那么好命,她是我老板,我晚上除了在西餐厅兼职弹钢琴外白天还要打工的。”
“哦。”唐漫妮心中嘀咕着,哼小样!继续装,哪有叫自己老板小名的打工仔,那声馨儿听的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准有一腿。
……
刷卡进入三十六楼的一个房间,有专门的化妆台和挂满各色衣服的试衣间,一看就是专门为演出人员准备的休息室。
“杜大哥,这几本曲谱都是市场部为驻场钢琴师精心挑选的,你看看,行不?”唐漫妮将曲谱递了过来,“还有,今天你得换套衣服,现在你身上穿的这套太随意了……”
“小唐,报纸在哪?先给我看看。”杜江云抬手看了下时间20:25,离上班还有半个小时,“还有那个衣服你帮我挑吧,简单一点就行。”
“OK!”唐漫妮从梳妆台的抽屉里掏出一份报纸还有一台iPd,“这里面有你的视频哦。”说完,转身快步朝试衣间走去。
杜江云拿起报纸,坐在靠椅上,快速翻到娱乐版面,映入眼帘的一个标题,差点让他从椅子上栽倒。
《消失十年,钢琴神童再现江湖!》
十年前,一个名叫eD的少年经著名钢琴大师傅聪推荐获得资格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利兹钢琴大赛,从未参加过任何钢琴大赛的eD和6名同样怀抱梦想才华横溢的年轻选手,远渡重样。
经过近两周的三轮激烈角逐,赛前一直不被看好的eD竟然和2名美国选手、2名韩国选手和1名俄罗斯选手一起顺利进入比赛决赛。最后爆冷夺冠。
当年只有16岁的他,打破了首奖连续空缺三届达15年的沉寂,夺得了金奖桂冠,成为开赛82年来最年轻的首奖得主。
2002年夺得英国国际利兹钢琴大赛金奖桂冠后,却并没有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eD消失在聚光灯视野之外,行踪成迷。
“一双充满想象力的手, w.uknshu.c灵气袭人。”主评委世界钢琴大师道格拉斯赛后这样评价道。
“eD是一位技巧惊人的钢琴家,他的演奏既优雅又有年轻的活力,既“酷”的表演及令人看得热血沸腾!”——《纽约时报》首席乐评Tsini
“十足的音乐才能”——《纽约时报》
“有个性的演奏家,很像昔日的巨星如霍洛维兹和鲁宾斯坦。”--《多伦多星报》
“未来钢琴界的独裁者!”——英国《留声机》杂志
“巨星风采!”——《波士顿环球报》
“同样令人吃惊的是,eD的解读在自由与精确之间取得了难得的平衡。”——《纽约时报》
“诗人般的钢琴家,有著极其敏锐的触键,对音乐织体和旋律线条的感知同样无懈可击。”——《纽约时报》
“极为优雅的演奏,极具水平的完美。”——《洛杉矶时代报》
“eD奏出的音色非常动听,即使是最弱音和最强音也是如此。”——英国《BBC音乐杂志》
完了。
这回真出名了!
杜江云一脸颓丧的窝在了靠椅里,怔怔看着手中报纸里决赛的画面:坐在三角钢琴前十六岁的自己,抬头仰望天空,目光澄澈,儒雅中透着疏离,指下如飞好似波澜澎湃席卷……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