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府,书房。赵飞仪听罢刘雄的话,疑问道:如此说来太子真的打算动手了,他怎会如此不智,他以为寿王一死他就稳如泰山了吗,愚蠢。
张白礼道:此事可能是二王自作主张,太子那有那胆子。刘雄疑道: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向视太子为主,没有太子允许他们敢私自动手。张白礼感叹道: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出此下策,他们怕太子一倒,自己也难保太平啊。刘雄赞成道:看来是这样,如非我们有遍布长安城的监查网,也不会发现他们的踪迹。
赵飞仪又问道:那另一路人马是谁的人。刘雄摇头道:不知道,那人武功很高,我的手下没能接近他,也没有发现他进了哪个王府。不过他肯定是诸皇子内其中一人的手下,我分析可能是忠王李亨的人,李亨是唐玄宗第三子,太子一倒他也很有可能上位。张白礼点头道:杀寿王以嫁祸太子,分析得有道理。
接着看向一直发呆,一语不发的吴鲸道:小鲸你怎么了,一言不发的。赵飞仪也看向他然后笑着摇了摇头。吴鲸先狠狠地看了一眼刘雄在对张白礼道:老大我现在没心情,真没心情。刘雄笑道:你小子从吃饭到现在一直给我脸色看,你还有完没完了,我看飞燕就是躲着你不想见你。
张白礼认真的道:小鲸现在是我们的关键时期,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太子一系多七宗五姓之人,太子一倒他们必受牵连,于我们有大好处。知道了吗,最后一句语气颇为严厉。吴鲸受教的道:老大我错了,不过我还是很担心。张白礼道:第此间事一了,我便出面为你做媒可好。吴鲸开始大喜,但又看了看面无表情的赵飞仪,想起他的话,高兴大打折扣,勉强笑道:那多谢老大了。张白礼满意的点了点头。此时手下来报:寿王又出府了,还是轻车简从。赵飞仪有些担心的道:这人怎么如此托大,不知道这么做很危险吗。
吴鲸道:这样才好啊,别人才有机会下手,我们也有机会救他,这不是我们希望的吗。赵飞仪听罢知道自己关心则乱,有点失去理智,自己是为了杨玉环担心呢。张白礼也道:不错,是机会,不过一定要保护好了,不能让他伤到肢体。刘雄道:那我先去布置一番,说罢匆匆去了。
马车内。李元睁开闭目沉思的眼睛看了看对面坐着一动不动如老僧入定的江先生,心中又升起难解的迷惑,午饭时他去看望江先生,因为他没有答应搬离原处。江先生看了看他就询问他下午是否要出府,得知李元要出府时,他道:带着我。就这么一句话让李元糊涂了,不过还是依言带着他,反正一个大高手在身边心里也踏实。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了,接着想老张的事。
等他闭上眼睛江先生的眼睛睁开了,精光闪闪的眼神看着李元眉心,李元眉心处显现出一丝若隐若现的血丝。“有血光之灾”江先生心头暗道。
李元却想着怎么才能说服张九龄呢,回府后他调阅了张九龄的资料,发现此人绝对是忠心为国,然而却是不通人情,他的儿子都留在岭南老家做个小官,没有接到京城来,由此可见其大公无私而又不近人情之处。必须要说服张九龄,不然....他现在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中午时他反复浏览李瑁的记忆,从李瑁的记忆来看唐玄宗根本没有打算立李瑁为太子,因为一点表示都没有给他,从这一点来看李瑁几次三番拒绝武惠妃的提议也并非自己不想做太子,而是他也感觉到唐玄宗没有立他的意思。
据李元自己的分析唐玄宗如此宠爱李瑁,可能也是因为不能立他为太子,对他有所愧疚。妈的,武惠妃还说有五成的希望,我看一成希望都没有,高力士,李林甫这两个人怎么靠得住,只有张九龄,此人一但支持我那我才有五成的希望,老张啊老张,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这次去张府为了显示出诚意李元只带了四个人,江先生,驾车的马夫老侯,老侯也是王府的老人了,一直为李元驾车,人五十许,面容丝毫不显苍老,两眼炯炯有神,握鞭的手沉稳有力,也是一个会家子。马车后是侍卫副统领彭方,刘庆,两人骑着高头大马,非常威武。现在李元了解了,彭方年三十,以刀法称冠王府,是王府除江先生外的第二大高手。
刘庆据说原是少林俗家弟子,精修内功,擅长使剑,曾得江先生传授剑法。现为王府第一高手。侍卫统领张横精通兵法,武功却排在第三,他原来是禁军将军,李瑁对其母有恩,他便要求主动调寿王府做侍卫以报大恩,李瑁便让他做了侍卫统领,此人是个忠义之人。了解了王府内的众人,让李元大叹藏龙卧虎啊,李瑁此人身边这么多能人,他却不知利用,不知上进,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活该后来连老婆都保不住。我可不会走他的老路。
张府,内院,张九龄站在屋檐下望着烈日下无精打采的花卉心中一片悲凉,今日又与皇上争吵了,近来好像和皇上争执越来越多,这一次皇上还会相让吗,他真的没有把握,哎是皇上变了还是我老了,他看着天空道:皇上这天下没有你想的这么美好,老臣忧国忧民你怎么不理解老臣。更让他痛心的是太子的态度,太子毫无主见,开始支持自己,一见皇上意思不同,马上改变立场,如此多变,将来怎能做好一国之君,太令人失望了。
环佩声响起,张九龄知道是女儿来了,也不回头。张婉儿来到父亲身后轻轻地道:父亲,此处炎热,进屋去吧。张九龄道:我心凉如冰,此处正好呢。张婉儿无奈的摇了摇头,有时候他感觉父亲就像一个倔强的小孩,完全不像大唐的宰相。
此时管家张直冲进院来,高叫道:老爷,寿王来了,就在外边。张九龄吃了一惊,望向同样吃惊的女儿,两人眼中都是不解的神色,两人都明白寿王和他们不是一路人,张九龄更是连番拒绝武惠妃的招揽。
张九龄问道:寿王带了多少人。张直道:就三个人啊。张九龄越发糊涂了,不过还是要先去迎接,连忙吩咐道:婉儿你让下人准备茶水,要上好的知道吗,我去迎他进来。
张九龄出来的时候,李元正在和相府外执勤的城卫军校尉笑谈,这个校尉姓马,负责相府的安全,手下有城卫军十二人,从马校尉口中李元了解到京城所有官员的安全都由城卫军统一保障,城卫军也隶属禁军。对于李元的下问马校尉非常配合的回答,人家可是王爷啊。
聊着聊着李元忽然看见一位老人领着数人从里面快步出来,知道是张九龄来了,拍了拍马校尉的肩膀道:下次再和你聊哈。说罢带着彭方,刘庆迎了上去,张九龄也看见了他更加快了步伐。李元打量着张九龄,此人身穿蓝色仕服,头戴羽巾,奔走间丝毫不失优雅,风度绝佳,让李元心中大赞:果然有宰相之凤范。
张九龄来到李元面前,做揖道:张某迎接来迟请寿王殿下恕罪。李元还了一礼笑道:是小王来得唐突了。张九龄也笑道:那里那里,寿王殿下来访,寒舍蓬荜生辉,说罢一伸手道:寿王殿下里面请。李元也伸手道:张老,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