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开学典礼似乎成了现代学校的一种惯例:主持人讲话,领导上台,学生鼓掌;领导讲话,学生鼓掌;领导讲完;学生再鼓掌。主持人讲完,典礼结束,学生退场。
北平大学,作为华夏排名第二的高校,开学典礼当然是相当隆重的。到场的嘉宾可都是重量级的,据说有中科院的院士,各个行业的巨头,教育部的领导。连北大校长是副部级,与教育部副部长是平起平坐的,所以北大有足够的资本骄傲。
尽管有巨头坐镇,但还是改变不了开学典礼枯燥无味的现实。能够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进入北大,说明这群新生有着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尽管领导的讲话枯燥无味,但是新生们任然坚强的听着,努力不让自己睡着。而且总会在恰当的时间送上掌声。
就在大家原本以为一下午就要这样混过去时,事情发生了改变。
在最后一名领导结束了催眠式的讲话后,一身盛装的女主持人走上台去,新生们的目光一时间都汇聚在了漂亮主持人身上。
“感谢各位领导热情洋溢的讲话,接下来我们有请本届新生代表,西点军校史上最年轻的华夏优秀毕业生——李星河同学上台发言。”
“哗哗哗……”,掌声如潮水般响起!
对于新生们来说,李星河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他代表着一段传说,11岁就留学西点,并且他留给家人的那封信当时也是轰动全国,那句:“此去西洋,深知华夏自强之计,舍此别无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愤然无悔!”可以说是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年轻人。
在大家期许的目光中,李星河已然迈步走向发言台。只见他一身白色休闲装,碎短的头发,使他看上去自信而张扬,甚至有些锋芒毕露。挺拔的身躯,俊秀的脸庞,整个人站在那里就有股无名的气势。
李星河扫视着台下众人,嘴角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我对现在的北大很失望!”李星河语出惊人。
台下震惊了,台上领导们也愣了……
“现在的华夏,已经找不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李星河继续震撼人心。
“全世界都知道华夏的高考是目前相对公平的升学方式、是许多寒门学子扭转命运的仅有机会,可是这种让人拼了命都要参加的高考真的有那么公平、真的能够使命运转向吗???北平学生考进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广东考生的37.5倍,是贵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
随着李星河的怒吼,台下沸腾了,台上的领导也惊慌失措。
“快,快让他停下来!”北大一名副校长惊慌失措道。
“不要慌,让他说!”教育部的刘海天副部长制止了他。
“大家不要惊讶,我告诉你们,复旦比北大更狠,上沪考生进复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的53倍、是山东考生的274倍、是内蒙古考生的288倍!!!北平大学简直就是北平的大学、北平人的大学,复旦也就成了上沪人的复旦。这是什么?这是*裸的践踏公平的地方保护主义!!!”
“好,说的好!”
“说得对!”
“····”
台下的新生们再次激动起来,很多考生想起自己寒窗苦读,历经千辛万苦才考进北平大学,但看看当地考生,进北大只需稍许用功,这差距大的令人心酸。
“多少年没有人敢如此质问北大了?”一名中科院院士张开自己一直闭着的眼叹息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