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6-1夏朝并不遥远这会儿被关在南棠看守所的汤鹏鲲,处于极度郁闷之中。
胡子拉碴的青年研究员汤鹏鲲,在大学时比周天毅高一届。他是著名考古学家汤佳牧的孙子。汤佳牧八十年代在罗布泊的失踪案,举国震惊。汤鹏鲲的父亲,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掌门人。汤鹏鲲可谓继承了祖辈的衣钵,正在领导一场地质、历史、考古综合考察的大课题研究。他怎么会突然出现了被拘留的这种事情呢。这还得从他最近的研究说起。
汤鹏鲲手里有一箱爷爷汤佳牧给他留下的笔记本。那在他上大学时,父亲交给他的。那天父亲跟他说了许多关于爷爷的事情。但父亲好像许多事情也说不清。
父亲告诉他,爷爷最早从事的是生物化学研究。后来好像对地质变迁,或者是考古方面感兴趣。但具体在研究什么,据说爷爷自己都说不清。有好几次,爷爷回到家里,跟父亲说,等他将一些资料整理个大概后,想与父亲好好谈谈他的想法。父亲发现爷爷那以后,每次带回来的记录资料,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看不懂。终于有一次父亲忍不住问爷爷,为什么将记录内容弄得像天书一样。爷爷解释道,一来,这样的记录方式最为科学;二来,也是一种需要。并告诉父亲,下次考察回来,应该有时间系统地给父亲解释这一切了。遗憾的是,就是那次的考察,爷爷永远地留在了罗布泊。这箱记录本从此也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迷。
也许是家庭学术氛围的耳濡目染吧,汤鹏鲲早在中学期间,对地理科学和历史科学,就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中国的地理科学、历史科学,乃至地质、考古等各方面的研究与认识,非常片面、狭隘。主要体现在各种学科之间的人为割裂,和研究者自身知识的狭隘。如果能超越这一切,他发现,华夏文明遗留下来的如此丰富内容,足已给出一个关于对人类自身认识的惊人观点。这一观点将是超越于现有历史观的,超越于现有地质演变观的,超越于已有认识的文化观……
令汤鹏鲲很欣慰的是,他在爷爷留下的资料中,那些能辨认的部分,确凿无疑的说明,爷爷的认识,不仅和自己的认识完全契合,而且,爷爷已经走出了踏踏实实的一步。但让他倍感遗憾与沮丧的是,当他进入到关键性的实质问题时,爷爷的相关资料,也随之变得天书般,根本看不懂。
多年来,他根据父亲提示的保密要求,自己一人对密码般的资料尝试破译,做了大量工作。但到前不久,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