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伴随着一堆纸屑抛上天空后洋洋洒洒的落下,四年的高中生涯终究在此刻落下了帷幕,跟随者同学们的脚步,我踏上了返回学校的客车。
车上的同学们还在激烈的讨论着,“不对,这题肯定是选C的,我算了两遍,还检查了一遍,不可能错的”,“不可能,肯定选D,这题我刷题的时候做过,类型跟这道题一模一样,就选D”。看着他们争论的面红耳赤,我陷入了沉思。
一年前的今天,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情景,唯一不同的是周围的同学已经换成了另外一批,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不真实。又一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结束了,不知道是出于对自己的信心,还是一年来不断磨炼出来的意志,感觉今年的心情是那么的轻松、惬意。
我出生在一个地道本分的农村家庭,家里姐们兄弟四个,老爸老妈为了养活我们几个,是费尽了心思。从小我老爸就不断的再跟我们重复着一句话“咱们家孩子多,上学的事情你们自己看着学,反正就是一句话,能顺利升学,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让你们上,但是如果留级,那你们只能辍学打工补贴家用”。
“拿着这些钱,到学校去报名吧,路上注意安全,别弄丢了”,老爸递过来一摞皱皱巴巴的百元纸币有气无力的说道。我知道这是整个夏季卖完所有的粮食再加上老爸每天早出晚归扛包挣来的钱,我很内疚但是也很无奈。没错,我高考没考好,按照当时分数线,我连一个最差的本科院校都进不去。没办法,在老爸老妈的不断劝说下,我选择了复读。
兜里揣着尚有余温的八千块钱,我登上了去往学校的客车。这是听同村的伙伴说的,想要复读,就得按照高考成绩与分数线的差距补学费,差的越多,补的越多。就这样我从新坐进了原本想尽办法想要逃离的教室,拿起了说好再也不看一眼的高三课本。
“到站了,到站了,同学们,下车注意过往车辆啊”司机师傅的吆喝声把我从沉思中拉回了现实。我昏昏沉沉的看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高中校园,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
“走啊,回寝室了”,我的同学也是我最好的朋友陈光剑搭上我的肩膀对我说,“走啊”,我跨上书包,搭上他的肩膀慢悠悠的向寝室走去。
回到寝室,丢下书包,往床上一躺,我说道“剑人,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直接回家吗?”“回什么家啊,我爸明天才来接我,我一会去网吧,你呢?”他回道。“我也明天走,今天太晚了,没有回家得车了”“那太好了,走,门口面馆吃点饭,包夜去了”。
包夜嘛,对啊,高考已经结束了,束缚在我身上的枷锁已经解除了,像网吧包夜这种以前只存在于幻想中的东西可不就到了实现它得时候了吗。“走,让我们疯狂起来吧,哈哈”。伴随着我的大笑声,我们俩一起走出了寝室的大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