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了时间的宝贵,所以毅然选择了辞职,去写小说。
当初的选择在现在的我看来,是一个未经考虑的决定,因为我已经试着写过五本小说了,两章,下不来两章就得毙掉,什么规划都没有,只有一个大体方向的我每天都在和自己的脑袋较劲,使劲的想,使劲的憋,憋出来4000字。
故事的发展得要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这四个要素,才算是一个吸引读者的故事,而以一本网络小说的体量,得要很多故事,那么,随着故事而来的是很多人物,以及地理因素、成长阶段等等的变化。
写小说就像是打游戏,这是我的感悟,但是注意:作者可不是玩家,而是制作者,而制作者需要考虑的,是方方面面,本人完美的做到了方方面面都不行,故而败下阵来。
‘人物’这一点很重要,作为除主角之外的智慧生命体,每个人物都会拥有自己的思考与方向,不过我认为作品里面一般不会表达出那些人物的不同,除非是拥有某些支线任务或者成为主角同伴的可能性吧。
打酱油的角色就是龙套,特点是满街都是,做事随大流,哪怕说话了,也大概会被淹没在嘈杂的人声中吧,个人认为对于龙套的描述不必过于在乎,寥寥数笔亦可点睛,接下来请允许本人以粗糙的笔力进行刻画:
大街上都是来来往往的行人,脚尖碰脚跟,熙熙攘攘。
我刻画完了,刻画的好吗?呃……我回想起了上学时期老师教学生造句子的场景,这句子放在小说里面,个人感觉不太合适。
怎么样才能合适呢?我没本事,写不出来,这是真话,写作水平的差劲在此表露无疑。
对于行人精神面貌的刻画:
走出工厂的人们,从路边小吃摊简单的买了一点东西,他们面带倦容,似乎不敢多看太阳。
刻画的如何?这一次我从面容这里进行了一点描述,我描写的是刚上完12个小时夜班的人,本人确实在电子厂上过夜班,对于刚熬完夜的人来说,清晨的太阳确实难以承受。
如果不看这一段的剧透,我觉得从上上一段的‘不敢看太阳’与‘人们’这两个要素里面可以获得什么信息,至少我曾经历过,所以第一时间本人会觉得这些人肯定是上过夜班,如果上文的刻画里面没有说‘人们’,那我第一时间会猜测这个人刚熬完夜,熬夜的原因多种多样。
人们的精神面貌也会表达出很多内容,我且再乱画一番:
1.路上的行人喜色满颜。
2.路上的行人愁眉苦脸。
这乱画真是糟糕,好吧,从路上的行人喜色满颜里面我可以看出来这大概是过年啦、加工资啦之类的,而路上的行人愁眉苦脸里面我也会有很多猜测。
对于行人,就刻画这么多,在我的印象里面,行人大概就是表达环境的一种方法,就像刚下班的电子厂人员会满脸倦容一般,人会受限于环境。
行人刻画完啦,试着来刻画围观群众:
一个人站在路旁,抬头望着楼上,路过的行人好奇的打量着楼上,围了过来,逐渐的,围过来的行人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并没有发现什么。
围观群众,稍有特殊性的行人,他们的特殊体现在有好奇心、没急事做,以及有一些随大流。
抱歉,才识浅薄,我觉得围观群众好就好在这三点,作用就在于可以体现……我编不出来,抱歉,我少有阅览的几部小说里面也没有多少这种人啊,嘛,毕竟是网络小说,如果去刻画这种这种怪异的事情,恐怕要劝退不少读者。
现在,我就来分散那些围观群众:
于是他们向周围的人打听发生了什么,但是得到的结论是:我也不知道啊、我看见别人在看,就也凑过来了…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仓啷啷”一声,五楼的窗户打开了,一个人探出头来,看着楼下的许多人发怔少许,反应过来喊道:“钥匙找到了。”围观群众们听到喊话,稍有呆滞,继而愤然离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