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字经(4)(1 / 2)

加入书签

四书,孝经[1]通[2],六经[3],始[4]可

释】

[1]孝:孔子作,以孝道之,共十章。[2]通:通。[3]六经:指《诗》《尚》《周》《易》《乐》《春》。[4]始:

文】

“四书”悉通晓,《孝经》融会贯,那么可以学儒家的“六经”

读】

书从浅易懂的始,奠求学求、为人世的基,再进步研习深奥的识。

书易,春秋,[1]经,当[2]讲

释】

[1]号:号称。[2]当:应当。

【译文】

《诗》《书》《易》《》《春》,再上《乐》称“经”,当讲习求。

【解读】

也有《字经》本此句:“诗易,礼秋,乐亡,余求。”处选用行版。

有连山[1],归藏[2],有易[3],三易[4]。

【注

[1]连山:书名,传为伏氏作,称《连易》。[2]归:书名,相传为帝作,称《归易》。[3]周:书名,周文王、周公、子作。[4]详:详尽,道。

【译文】

《连山》《归易》《易》,三部书称“三”,也“易经”,用“”的形来解释宙间人万物变的道理。

【解

经》虽我国古占卜用,但它述了像阳消长、物极必的道理,具有深的哲学想。

典[1]谟[2],有训[3]诰[4],誓[5]命,书奥。

【注释】

[1]:典章度。[2]谟(mó):臣向皇陈述良建言献的事迹言辞。[3]训:劝诫训帝王的辞。[4]诰(gào):晓谕民百官的令通告。[5]:出师诫将士言辞。

【译文】

《尚》的内分六个分:典立国的法原则;谟记录国的谋计划;即大臣诫的言;诰即君的政通告;为起兵出师文;命为君的命,文字奥难懂。

【解

书》是有价值历史资,从内方面来,类似现在国政府的关档案,若加以读,可加我们当时社情况的解。

周公[1],作礼[2],箸[3]六官[4],治体。

【注释】

[1]周公: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弟弟。[2]周:书名,周公著。[3]:同著。[4]官:《礼》分官冢宰、地官司、春官伯、夏司马、官司寇、冬官司六部分。

【译

著作《礼》,中记载时六官官制及家的组情况。

【解读】

周公周文王有儿子最有才也最有慈之心。周武死后,公帮助成王辅朝政,立典章度,由他的贤把国家理得国民强,创了周八百年基业。

大小戴[1],礼记[2],述言,礼备[3]。

释】

[1]大戴:指西汉经学戴德和的侄子圣。[2]礼记:关于礼方面的论汇编,由戴德录的编《大戴记》八五篇,戴圣加删减,成《小礼记》十九篇,即《礼》。[3]备:全,详

文】

德和戴整理并注释《记》,述和发圣贤著,这为人了解人典章度和礼制度提了详细载。

【解读】

中国传的礼义德中很部分直今天仍有益的。所谓“卷有益”,也需一种“其精华,去其糟”的辩态度去习和继

[1][2],曰雅[3]颂,四诗,讽咏[4]。

【注释】

[1]:诸侯封之国。[2]:民间谣。[3]雅:乐之歌。分《大》和《雅》两分。[4]讽咏:背诵、诵。

【译文】

《国风》《大雅》《小雅》《颂》称为“诗”,歌内容富、感深切,得我们诵。

【解读】

《诗经》是我国早的诗总集,三百零篇,其以耳熟详的“关雎鸠,在河之。窈窕女,君好逑”篇。有映人民生活状和百姓思想和情,也反映社民风、识形态,等等。

诗既亡[1],秋作,[2]贬[3],别[4]善恶。

【注

[1]亡:失。[2]寓:托,隐。[3]褒贬:论好坏。[4]:辨别。

【译

周朝的落,《经》里的微言义也被遗忘冷了,所孔子就《春秋》,在这书中寓着对现政治的贬以及各国当者善恶为的分

读】

子作《秋》的候,笔很厉害,当时的大夫若《春秋》一字之者,其耀莫过天子之服;若《春秋》一字之者,其辱莫过天子之罚。孔用词极讲究,似平淡,不直接明自己态度,是寓褒、辨善于曲折文笔之,号称秋笔法。

三传[1]者,有公羊[2],左氏[3],有梁[4]。

释】

[1]传:解说经的注释字。[2]公羊:《公羊》,也《春秋羊传》,公羊高。[3]左氏:《左传》,也称《氏春秋》,左丘作。[4]穀梁:《穀梁》,也《春秋梁传》,穀梁赤

文】

传就是羊高所的《公传》,丘明所的《左》和穀赤所著《穀梁》,都阐释《秋》的

读】

《春秋》孔子根鲁国的书整理订的,简意赅、意义深,加之代久远,所以一人很难懂。这本传都解释春的书,们可以助于它研读明《春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