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1)

加入书签

第二本草养心法:生之道一补一之间

四章李珍:辨施养才

第1节 从“辨证施”到“证施养”

“同异治,病同治”是中医病的一重要原。医生根据症和病人身具体情况,找疾病根本原,再确治疗的法。李珍的《草纲目》自然也沿袭这原则。

传说,经有两病人同来找李珍看病,都说头、发烧、咳嗽、塞。经询问,来二人淋了一大雨。时珍给们切了,确诊感冒,给他们开了剂相同的黄汤,汗解热。

结果二天,个病人了药以,出了身大汗,但头痛昨天更害了。一个病服了药出了一汗,病了一大。李时仔细回昨天诊时的情,猛然起在给一个病切脉时,病人手上有汗,脉也较,而第个病人腕上却汗,他诊断时略了这差异。人本来有汗,质很虚,再服发的药,就更加弱了吗?这样不治不好,反而使病情重。于他立即变治疗法,给人重新方抓药,结果病的病情快便好了。

同的症因为病不同和人身体况的不,要用同的药,而不同病也可要用同的药,键是要症。说这里,不得不一下现有些人用药陋,很多都在家自备一发烧、冒、止之类的,一碰头疼脑就自行药,也去医院。但有的候,不虑自己具体情,只从状上用,就很易出现作用。

另外,有些人为吃药以“有治病,病强身”,所以身体稍有点不,他们自行服,而且种药物起服用,用药不学引起疾病早屡见不。我们知道,药三分,药物缓解身不适症的同时,所产生毒副作也不可视。而,身体身有非强大的愈力,一般的冒5~7天是一周期,使不吃也会痊。如果们一有疼脑热吃药,体的自能力就被搁置,久而久人体的愈能力会衰退、丧失。以我们遇到小小病时不吃药不吃,果非到得不吃,一定在医生指导下药,自不可凭“经验”随意用

要辨证,养生其也需要证。这中的道是一样,同一养生方可能对些人有,对另些人就用甚至有害,因也就这里。们要清自己的体情况,该用补的时候补法,该用泻的时候泻法。样辨证养,养才能发它最大功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