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节 伊尹和汤(2 / 2)

加入书签

作为下,符道义的就要奉,不援国君力不能及事让国去做,絮叨国有所不的事让君去听,这样一当国君就省心。《诗》上说:如果国好恶无,百姓得遭殃。《小雅》上说:下不忠他的职,这是君辛劳原因。

孔子说:政令之以不能行,教之所以能成功,是由于禄的颁失当,足以劝向善,由于刑的惩善扬恶,足以使人感到耻。所君长不以随心欲的动刑罚,可随随便便颁发禄。《浩》上:动用罚一定慎重。《甫刑》说:施刑罚要理。

子说:臣离心德,不近国君;政教繁,百姓得安宁。究其原,在于不忠于,君不于臣,大臣所受的富已经超了界限。大臣不为国君心办事,近臣就私相勾。所以,对大臣可不敬,因为大是百姓楷模;近臣不不慎加择,因近臣是姓的导。应该大臣商的事,应拿去小臣商;应该近臣谈的事,应拿去远臣谈;应该内臣谋的事,应拿去外臣谋

这样做,大臣不会产怨恨,臣就不产生嫉,远臣意见也以反映来。祭的遗嘱:不要小臣的意败坏臣的作,不要宠幸的妾而厌庄重守的嫡夫,不要宠幸的子而厌庄重守的臣子。孔子说:君长不任他的人,而任卑贱小人,是百姓跟着亲失德的,而教也因此得烦乱

经》上:当初廷需要,好像恐得不。一旦去撂一,不让把重任。《君》上说:人们在有见到人之道,好像己不能到。等自己见了圣人道,又能够运圣人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