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1 / 1)

加入书签

李白

凤凰台凤凰游,凤去台江自流。吴宫花埋幽径,晋代衣成古丘!三山半青天外,二水中白鹭洲。总为浮能蔽日,长安不使人愁!

【译】凤凰上曾经凤凰鸟这里游,而今凰鸟已飞走了,只留下座空台,伴着江,仍径东流不。当年丽的吴宫殿,宫中的花百草,如今都埋没在凉幽僻小径中,晋代的官显贵,就算经有过煌的功,如今长眠于坟中,为一抔土。我在台上,看着远的三山,依然耸在青天外,白洲把秦河隔成条水道。天上的云随风荡,有把太阳住,使看不见安城,不禁感非常忧

析】李所写的律不多,此诗则太白诗的名篇。

李白谗,被金放还,心系安,也望自己见用于。南游陵,登凰台,景生情。诗中既发了诗被邪恶力排斥、志不得的愁苦,又含蓄表现了人对黑势力的责。

的前四写眼前景,后句借写水而抒诗人内的忧愤:凤凰台,曾经集凤凰,如今凤台空,有滚滚江,终奔流。国时吴的繁华,已埋没荒草幽的路径;晋代金陵居的豪门族,也已变成堆堆古。这前句,李着意描、渲染一种荒破败的象,为四句烘一种深忧郁的氛。

四句,人先写眺金陵:三山一被云雾在天外,江中的鹭洲把水一分二。写了登临见的若若现、有还无景象,接着诗的笔锋然一转,抒发起心的忧来:邪势力包着君王,正如浮遮日。人登高见长安,心中充了凄哀。

后人说此诗李白模仿崔颢《鹤楼》作。就术上说,二诗是分伯仲,李白不是在“东施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