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辰星星点点,如眼如眸,皓月温柔皎洁,如梦如幻。临淄城内,几许微微烛火,便将廊檐巷道点亮,偶有一队夜巡的兵士,持戈路过,便惊起深街狗吠。一时吵嚷不休,将梦里之人惊醒,再看到窗外皓月,便又翻身睡去,那满街屋舍,又重新隐入夜色之中。
临淄城外,是一片密林,一条林间小道穿梭其中,蜿蜒迤逦,也不知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中天之上,一轮明月当空,洒下如水的月华,铺在林间,几许晚风拂过,将林间树叶吹动,发出沙沙声响。那婆娑树影,映衬着天上明月,也不知照动了多少汉家城池,刘姓江山。
顺着那林间小道,一路走着,便是一片山壁,山壁下灯火通明,人声吵嚷,几栋箭楼屹立,数道深帐幽栏,俨然便是一个军寨。寨中的中军大帐内,刘备一人高坐上首,脸色略带愁容,下首纪灵、陈群等人,亦有些沉默,全没了前几日高歌猛进时的样子。
刘备看着众人,不禁叹道:“想不到袁绍下手竟有如此猛将,难怪时常有吞并天下之心,不知诸位可认得此人?”
孙观道:“此人姓颜名良,字仲桓,琅琊开阳人,自幼学习刀剑,十岁便从师学武。后有人辱骂其母,颜良杀之,官府以百人擒拿,死伤过半,方得擒获入狱,却于当晚破牢而出,逃出琅琊,不知去向。没想到此人竟然遁于河北,成为袁绍帐下大将。”
陈群惊道:“吾素知琅琊有勇夫,可敌百人之力,没想到竟是此人!”
刘备又叹道:“吾此番起兵,正欲下临淄,夺青州,不曾想竟有此人拦路,如之奈何?”
杨恒道:“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此四人乃河北名将,人称‘四庭柱’,如今临淄城中已有两人,若是强攻,急切难下。”
听了杨恒的话,刘备心里更是烦闷,正要问计于众人,外面兵士却进来禀报道:“启禀主公,帐外有名叫彭缪者求见,言说有重要军情呈报。”
孙乾听了,连忙起身道:“主公,此人与吾乃是同乡,昔日曾共事于孔融,如今深夜来访,必有缘故。”
刘备大喜,连忙命人请入,双方各自行礼,刘备便问道:“不知先生深夜到此,有何见教?”
彭缪道:“听闻使君正为取临淄而烦闷,特来相见,若使君欲取,在下愿为内应。”
刘备大喜道:“若先生肯助我,他日于临淄城内,必然拜先生之大功。”
陈群问道:“先生既然投身于袁谭帐下,如今两方交兵,且颜良先胜一阵,为何还要冒此危险,出城相见?”
彭缪道:“颜良、高览二人,乃一介武夫,徒有匹夫之勇。吾连番献计,此二人不仅不从,还轻慢于吾,若使君能攻克临淄,兵临黄河,日后看他二人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此时,一边的杨恒问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城中兵马有多少,粮草囤积可以支撑多久?颜良既然已到,不知袁谭大军现在何处?”
彭缪道:“城中原有万余人,加上颜良之部,有近两万兵士,城中粮草亦可支撑三个月,不过大部分都囤积于即丘。至于袁谭大军,吾料想不出五日便可到达这里。”
听了彭缪的话,众人都开始议论纷纷起来,因为如果彭缪的话是真的,那么以刘备如今的军力,五日之内要拿下临淄,难度相当大。
首先是城防,临淄城作为齐鲁第一重镇,光是城墙就比其他城池厚了不少,城中又有两万兵士把手,若是要强攻,没有五万人是绝对不可能拿下的。
刘备此次兴兵,只带了五六万人,其中一万人给了魏越守据城,另一万人给了臧霸、成廉守两翼,实际此次攻取临淄的人马,比城中的袁军并多不了多少。而更要命的是,五日之后,袁谭的大军就会赶到,到那时候,别说取临淄,便是要安然撤兵都会存在问题。
此时杨恒又问道:“高览在即丘,派了多少兵马守卫?”
“只有三千人。”彭缪回道。
杨恒抚掌笑道:“好,好,既如此,临淄城不日便可易主矣。”
彭缪吃了一惊,连忙问道:“先生打算以何计取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