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本应是码头开工,佛狸儿早早地去了,没想到漕运总督驾到,这可是正二品的大员,以后是有可能入阁的。因此全城官员都去迎接,码头上兵丁遍布,一群紫玉朱袍的老爷站在码头上,力工民夫都被隔绝在外。
佛狸儿心想,今天是开不了工了,不过拿这群人解闷也是好的。
干脆挤到前面,想要看看热闹。
他是多大的神力?三推两推,硬生生从人群中挤进最前排。
但见得码头中旌旗密布,运河上彩旗飘站。两旁边兵丁排站,正当中红毯铺地。原来停的密不透风的泊地上,硬生生又清理出一块空地,静候总督大人的官船。
高台下锦缎凉棚临时搭建,下面坐着通州城的大小文武官员。
副手上坐着通州城父母刘全安柳知州,主位上坐着的是一位彪形大汉,他身穿御赐的蟒袍,外罩貂皮的马甲,光头不戴官帽,剃发束辫,装扮的半蒙半汉,却不显滑稽,反而有几分威武雄壮,一派人主风度。
在他身边站着一位锦衣少年,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眉清目秀,齿白唇红。不是别人,正是佛狸儿认定的对头乌梁海。
乌梁海不时低头与那蟒袍大汉交谈两句,引得大汉哈哈吼笑,声震四野,引人侧目。
好嘛,真就是都督的女儿呗。
佛狸儿捏着鼻子,弯腰低头,赶紧转身逃走。
这小蛮婆美则美矣,但来历却比赤城子老道还古怪,佛狸儿可不想为了一座飞机场,稀里糊涂丢掉性命。
等哥哥修炼成仙,再来会会你。
因为今日实在无工可做,佛狸儿便又带着乞儿们进城游玩。
诚哥儿等人职业病发作,还要上门乞讨,没曾想喜歌还没唱出来,两句老爷太太没喊,就被店主人轰了出来。
一家如此,家家如此。
诚哥儿就埋怨道:“都怪佛狸哥儿给咱们买的这样好衣裳,买卖都开不了张了。”
满天星道:“以前我往饭庄子门口一站,剩馒头就端出来了。现在他们竟然让我会钞?也不打听打听,小爷我在通州城吃饭,给过一分钱吗?!”
众丐儿齐骂道:“真真岂有此理。”
喂,为什么你们可以把讨饭说的这么豪气干云啊?
佛狸儿脸上微笑不语,心中吐槽。
几人闹着笑着往前走,看见新鲜玩意便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反正是白嫖不花钱就是了。
佛狸儿心中思量,自己有这十几两银子傍身,也该给乞儿们找一条活路了。毕竟不能讨一辈子饭。
可这些小乞儿没受过教育,百分之百文盲,也就诚哥儿天天去茶楼勾栏混书听,会拽两句俗语。武功他们更是没练过,就他们肚子里的那点油水,一个跟头翻过去就没了。
如何让他们脱离丐途,有一技可以立身,真有些难坏了扛夫佛狸儿。
想到这里,他心下沉闷,也没有了游玩的兴致。
众乞儿见佛狸儿兴致不高,也不敢太过吵闹。
佛狸儿给了他们几钱银子,乞儿们买了些日用百货,早早回转土谷祠去了。
一回到土谷祠,乞儿们就来了精神。
诚哥儿大喊一声“集合!”孩儿们排排站齐,诚哥儿大喊一声“亮兵刃!”乞儿们立即掏出在集市上买的笤帚抹布、皂角澡豆。
“很好,很有精神!”诚哥儿满意大笑,指挥着群丐,在庙里四处打扫起来。
小乞丐们正是精力多到无处发泄的年纪,这两天又吃饱了饭,正愁无处消遣,因此各个卖力。
这个笤帚绑竹竿,拂去蛛网;那个抹布蘸凉水,擦净供台。就连正殿里的蝗虫神,都被抹得一个蹭明瓦亮。
佛狸儿想要帮忙,却被乞儿们拦住。他闲暇无事,想起怀里的《太阴壬水诀》,于是回到房中,坐在床位上翻看。
经过三年的学习,佛狸儿已经堪堪摆脱半文盲的身份,大踏步追赶上了大明朝的平均识字水平,简而言之,就是把《对相识字》上的文字都记住了,因此日常阅读,已无大碍。再加上这《太阴壬水诀》也不是什么高深文章,因此倒也看得通晓。
《太阴壬水诀》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是修炼的口诀,下篇是应用的法术。
上篇薄薄一段,不过万字。通篇教人如何“炼气固本,本固神生”。
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吸收天地之灵气,巩固自己的三魂七魄,三魂七魄凝聚在一起,元神就会慢慢生成了。
李胖子能够被人抓着耳朵揪出魂魄,便是魂魄没有凝聚的缘故。普通人魂灵松散,睡觉时甚至会飘出体外,这便是梦游。而修真者魂魄凝聚,除非有奇术,否则很难直接攻击修真者的魂灵。
佛狸儿细细研究上篇,都是中正平和的言语,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
翻开占据全书泰半的下篇,不料文字风格忽然大变,都是白话时文,看起来去今未远。只其中某些字词已不常用,就如新冠时代的人看到“我倒”、“我汗”,明白却也是明白的。
书中先不讲修行,第一章便是篇长序,先讲一段故事。
作者自言生于元末,从小慕佛羡道,立志修行,可十数年蹉跎,只修得微末幻术,不过普通江湖术士、寻常武林剑客的水平。
他思量自己弱龄早慧,意志又坚,修习的心法也是玄门正宗《太阴壬水诀》,不可能是自己的问题。于是四处求访,遍查古籍,学识见长,逐渐明了修界的春秋往事。
先秦之时,常有人不用修炼便寿活数百年,餐风饮露即可成仙,因此先秦多隐士。长沮、桀溺者也。
汉晋之时,有心求道者,修炼普通的心法,吞服一些丹药,即可成仙。淮南王得道,鸡犬升天。
及至唐时,修成仙道便为极难,成仙者多为旧日神灵之投胎,不仅要身具仙根,还需大德指点,如吕纯阳、韩湘子。
佛狸儿看到这里,心中一动,原来这仙根,便是神仙转世后所携带的机缘。只不知所谓的神箓又是何物?
“可我前世就是个社畜,哪来的仙根?难道熬夜修仙也算?”
他莞尔一笑,摇了摇头,继续往下看。
那作者心知,不过数百年,修炼便变得极难,其中必定是有怪异。
因此他又走遍名山大川,采访四野。这才晓得,魏晋时期的神人两界,曾有一场天地大灾劫,自那以后,世间之灵气便日益稀薄,唐时再次骤降,及至元末,已经几近无有。
而自五代起,名门正宗的护派真诀,就已经难以吸收灵气,掌教道首修炼百岁,不过阴神保全,化为智鬼。
至于普通的修炼功法,大多都沦为了江湖刀剑客的内功心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