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梭,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在这五年时间之内,林玄凡的机器人数量增加到了近50万多台,炼钢高炉则增加到了三十个,而且还有与之配套的铸造厂,精密机械加工厂等等。
当然,这些工厂都是建造在基地内的,这五年的时间,占地面积有方圆十公里的基地已经初见端倪,己经到了建设中期,只不过林玄凡己经建造了出大量各种类型工厂,可生产,制造宇宙战舰的材料。
原来的那个荒凉的山谷,经过五年的发展,己经完全变样了。
林玄凡的工业区,几乎涵盖了几平方公里的地区,工业区内,灯火通明,高炉林立,有无数的各种型号机器人在其中穿梭来去,忙碌不已。
而林玄凡,就是这个庞大工业园的大脑,近50万多台机器人,近亿个安装在各种设备上的传感器,所传回来的每一个数据都会被林玄凡完美的接收到,不会产生一丝一毫的遗漏。
而且,在接收到的那一瞬间,立刻就会给出下一步的工作指示,也就是说,林玄凡可以同时做数千万件事情,而不会产生丝毫误差,这样的效率,也只有林玄凡能做到。
这就是人和电子设备结合在一起所能产生的威力。
“恩,A区234号传感器信息,温度太高,高达180度?那好,给1258号控制器下达命令,加强冷却系统运转……”
“E区23995至24000号传感器接收不到数据了……,看来又有5个传感器坏了,258476号机器人,立刻带上备用零件前去更换。”
各种各样杂乱但是却庞大无比的信息流,时时刻刻不停的涌进林玄凡的大脑,林玄凡的量子计算机全力发挥开来,将各种事宜安排的井井有条。
在基地中央的,总控制室内,林玄凡感受到自己飙升到了95%的计算力使用率,有些发愁的叹息了一声,机械的说道“唉,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力,虽然是蓝星最新科技的计算机,但还是架不住,如此多的机器人,诺再多一点机器人,恐怕会过载了,甚至崩溃,看来将研究新型计算机的事情提上日程吧。”
而且,总要留一些计算力出来,用来预防什么突发事故。
“将生产速率降低十个百分点,而且不再建造新设备,这样的话,可以节省下大约11%计算力,恩,将这些计算力全部投入到新型计算机的研发吧。”
林玄凡思考了一阵,下定了决心。
目前,除了计算力限制的问题,也让林玄凡还察觉到了另一个问题。
随着建设工厂类型的增加,以及生产的需求逐渐增大,林玄凡渐渐察觉到,目前的这一个铁矿,已经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了。
倒不是说储量不够,事实上,以这个铁矿的储量,就算林玄凡再开采一千年都开采不完,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元素储备,略显单调了些。
这里,储量最大的,毫无疑问是铁,其次是铜、铝、金等金属,但是有一些工业必须的金属,比如稀土——镧系元素就稀少了很多。
在建设初期尚且看不出影响,到了现在建设中期,这些元素的稀缺,和计算力的限制,已经成了制约林玄凡发展的最大的两个问题。
林玄凡又下定了决心:“新型计算机短时间之内解决不了,那么,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吧。”
即然要去找其他元素矿物,还用靠在地面行走探测,木星很大,显然太慢了,而且矿物质探测系统,只有1千公里,范围小的。
林玄凡再次决定,把用来研究新型计算机的11%计算力,用来研究空中探测机器人和新型探测系统,这样探测速度更快。
一个周后。
正当林玄凡己经研究完成,推算几遍和测试新的矿物质探测系统后,开始制造第一个空中探测机器人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