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方宁这个问题,松本原一一点也没有意外,微笑着道:</p>
“我只能告诉您,消息并不是从您这边传出去的。”</p>
方宁感觉有点不太爽。</p>
目前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并不少,任何人都有泄露消息的可能性。</p>
唯一让他感到庆幸的是,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太大保密的必要,前提是不传播到媒体那里。</p>
不过这也给方宁提了一个醒:保密工作的重要性。</p>
怪不得那些科技公司,在内部研发一个新项目时,往往会给它取一个代号,一方面容易与其他项目做区分,另一方面,一定就是出于保密的需要了。</p>
“那么,松本先生,今天和我见面的目的又是什么呢?”</p>
“方总应该清楚,日丽才是RB最大的半导体供应商。”松本原一微笑着说道。</p>
方宁扬起嘴角,似笑非笑的追问,“这么说,日丽也研发出了1.8英寸大容量微硬盘?”</p>
松本原一差点被方宁的话噎死。</p>
在微硬盘的研发上面,东之是走在所有公司最前列的,起码要超过第二梯队公司的三年。</p>
日丽正是第二梯队的领头羊。</p>
由于没有人对这种微硬盘的应用有更好的预期,所以在研发上面,并没有几家公司投入太多的精力。</p>
前世iPd版本的更新换代史,其实就是微硬盘产品的发展史。</p>
可以简单的说,就是iPd这一款产品,让微硬盘项目走进了更多科技公司的实验室,也让微硬盘经历了短暂的高光时刻。</p>
之所以说它短暂,并不是出于产品质量的问题,而是到2006年左右,闪存的容量一升再升,而价格却一降再降,闪存取代微硬盘,也就成了乔帮主们的必然选择。</p>
其他p3厂商更是很早就把目光投向了闪存,于是很快,微硬盘便又失去了它的光彩。</p>
松本原一尴尬的笑笑道,“日丽目前还没有同样的产品,但我想这个时间用不了太久。”</p>
方宁点头,事实上他比松本原一还要清楚这个时间,2002年。</p>
由于东之签订了独家供货协议,因此市场上只有日丽一家供应微硬盘,产品供不应求。</p>
4G容量的在华夏就可以卖到2000元,6G的更是将近3000元。</p>
这个价格是第一个将微硬盘投放市场的东之售价的四至五倍!</p>
所以可以说,微硬盘虽然是东之最先投放市场。</p>
然后搭载了它的iPd一下子就点燃了消费者对这种大容量p3的消费热情。</p>
于是引领了更多的p3生产厂寻求这种大容量设备,从而催高了市场价格,反而让第二家供货的日丽摘了这颗桃子,获得了更高的利润。</p>
方宁很欣慰松本原一的坦诚,继续追问道:</p>
“那松本先生,计划怎样开启我们的合作?”</p>
松本原一笑了笑道,“投资入股!”</p>
方宁立即笑问道:“说说你的想法。”</p>
“完美科技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它要生产一款世界上最完美的p3。</p>
而在于它天生就具有了市场垄断的天赋血脉,即便在受垄断法律严格限制的米国和欧洲市场,它一样可以凭借着汉唐音乐在音乐版权方面的优势,取得卓越的成绩。</p>
至少在其他的p3厂商可以获得这种微硬盘供应后的半年内,它可以短暂的垄断市场,并通过撇脂定价原理获得最高的那部分利润。”</p>
方宁点头道,“这一点我当然清楚,既然松本先生这么看好这个项目,那你们准备以多大的代价参与到这个项目?”</p>
松本原一笑了笑道,“不要着急,方总至少应该先明白日丽所具有的价值!”</p>
方宁呵呵笑着道,“请松本先生指教。”</p>
“1995年米国的惠普研发出第一块微硬盘,但市场应用方面并没有企业能够很好的与它对接。</p>
而对于追逐利润为天性的企业来说,任何不能应用于市场的技术,都不是好的技术。</p>
于是惠普率先研发出微硬盘的这一行为,反而让更多的科技公司放慢、甚至是取消了对微硬盘的研发。</p>
目前在微硬盘研发上面,东之显然走到了最前列,其次是我们日丽和米国的IM,然后是米国的一家初创公司Cnve。</p>
如果不出意外,IM公司很快将会放弃这方面的研发投入,而我们日丽则会收购它的所有专利以及研发成果。”</p>
方宁立即捕捉到了他话里的意思,“也就是说,除了东之,短期内,市场上有能力供应微硬盘的只有你们日丽和那家Cnve?”</p>
松本原一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道,“Cnve并不具备竞争力,它的技术以及专利储备还差了很多。”</p>
方宁点头,事实上前世的2004年,这家公司才发布其首款2.2G容量的微硬盘,落后东之和日丽太多。</p>
“所以松本先生是什么意思呢?”方宁似乎明白了松本原一的打算,但他还需要再确认。</p>
松本原一笑着道:“日丽虽然不能很快提供你们微硬盘,但可以延长你们这款p3垄断市场的时间!”</p>
果然,RB企业的成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单是SWTO分析这一方面的应用,就超出了市场上几乎99%的企业。</p>
“更何况,这款p3所需要的两块液晶屏,我们日丽也可以以更合理的价格提供。”</p>
望着松本原一充满了自信的笑意,方宁突然觉得脊背有些发凉。</p>
这是与他们合作的情形,而将来一旦与他们成为对手,自己的汉唐公司恐怕真的没有一点反击的能力。</p>
所以,必须要快速的壮大,无论是自己,还是汉唐科技。</p>
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一套严格的保密方案。</p>
……</p>
上午,方宁走进日丽研发实验室的时候,冈村正就收到了相关消息,一场临时的研讨会被召集起来。</p>
讨论的议题并不是到底选择果品还是完美科技,而是怎么样才能让东之在与完美科技的合作中利益最大化。</p>
也就是说,这场讨论的前提,就是东之不会再向果品公司供应微硬盘。</p>
方宁也知道这是肯定的,只是他不清楚,完美科技会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p>
……</p>
4月27日,在方宁完成对索泥、泥康、下普、松上等八家科技公司的正式访问之后,东之与日丽两家公司同时发布公告,公司将投资入股米国一家叫做完美科技的科创公司。</p>
投资的金额以及股权未做进一步的披露。</p>
一时之间,完美科技成为了硅谷的头条。</p>
乔帮主也第一时间获得了完美科技的全部信息,可是很遗憾,信息里只包含了完美科技的母公司,是一家设立在开曼的公司,以及十几名刚刚入职的员工姓名,甚至都没有他们的具体信息。</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