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绝对不同意法医解剖我妹妹的尸体。我要求尸体完整下葬。
我在门里就已经听见了死者家属姐姐的声音。
对,不行,不能解剖。死者姐夫也说道。
于是,我走了出去叫了老王。那行,老王,咱们先不进行全面的解剖尸检。我现在再用一种更加的权威的手段来测出死者的死亡时间了。
老王问道,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我准备用检测尸温的方法来精准的推算出尸体的死亡时间,
什么是测尸温?
我就知道老王这个法医盲马上就要提出这个问题,所以我赶紧解释:
人死后,人的身体整个产热机制就停止了,所以就产生散热。她的体温就会一步一步的下来了。最终可以达到跟环境温度相符,所以我们就要用到测量死者尸体温度的方法来推算出死者的正确死亡时间。
通过国内外的研究证实,相比较于胸、腹腔内脏器官的温度,直肠温度更能较好地反映出尸体内部温度,加上测量直肠温度操作又相对于比较简便,因此,直肠温度常常被作为尸体内部的核心温度,用于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一般在春秋两季的时候,我们人在死亡以后,人的尸温大概变化规律为前10个小时每小时是下降1度,10个小时以后每小时下降0.5度,所以我们一直都以这个为标准,如果说在夏天,因为天气原因,夏天比较热。环境的温度要高一些,所以尸体温度下降速度一般要慢一些,总结出来要比平时慢1.4倍左右,而在冬天,因为气温比较寒冷,尸体温度下降比平时较快,所以总结出来为0.7倍左右。
另外尸冷的快慢与年龄、胖瘦、衣着厚薄、环境、季节等有密切关系。如健壮、肥胖、成年的人,较瘦弱、老年的人或者小儿的尸温下降慢。患破伤风、败血病等死亡的,尸温还可能短期上升。还有,一些犯罪嫌疑人他会通过控制室内温度来达到延迟或者快速混乱尸温的办法。比如说用室内空调调高温度,或者调低温度,这都是一种混淆我们警方的手段。好了。暂且先说到这里。我们先来推算这起案件的准确死亡时间。
因为在这起案件中,我们对尸体的温度在案发地方就进行了尸温测量,
大概早上11点20分到11点半左右,我们测量出她的尸体温度是20℃,环境温度是9℃。在12点20分到12点半的时候,我们测出死者的尸温为18.5℃,环境温度是11℃。然后到了下午2点20分到2点半的时候,测出她的尸体温度为16.5℃,环境温度为12℃,我们然后以春秋两季的尸冷变化规律来计算出死者的死亡时间。从第一次测量尸温的20℃的情况下,因为我们正常的体温是36.5℃到37℃。也就是说在第一次测量时发现了尸体温度下降了16.5℃到17℃。然后根据这些时间。根据我们前10小时说的每小时下降1℃,后面每小时下降0.5℃的规律来推算,他大概的死亡时间是23个小时左右。但是由于是冬季气温。所以尸体温度一般要下降的比较快。所以就是23乘以0.7。得出结论为16.1。所以死者的正确死亡时间为16个小时,
老王,你再去询问一下死者家属,你再确定一下死者家属是否真的确定早上7点听到了妹妹的喊声。
经过了老王的再次审讯,死者家属还是一口咬定,他们早上7点的时候听到了死者的喊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