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恭也不予置否,继续道:“听说你们中原人习武,很喜欢闭关自修。难不成,还有一部分弟子在自修?”
听了拓跋恭的言论,连陆荆都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拓跋恭这么了解他们练武的方式。
“不错。”陈陌也不相瞒:“看来你来中原之前,倒是做了不少功课。”
拓跋恭不避讳地说道:“师父说,中原人练武的确有一套。你们中原六七十年前英才辈出的那个时候,正是我们北蛮人江湖不振之时。然而,风水轮流转,你们的朝廷固步自封,插手江湖之事,以致于现如今的中原武林如同一盘散沙,除了您们的老一辈,好像没什么有做为的年轻人存在。”
“你初来乍到,哪里都没去过,就只在我神剑门圈禁这几日,便敢妄言中原武林这些年来的历史,与井底之蛙何异?”众人都吃了一惊,却是安子玉不声不响地,出现在了拓跋恭身后,另一处石阶之下。
现场顿时一片安静。
安子玉不紧不慢,继续道:“你说的那六七十年前,其实也不过是削弱后的江湖武林。那时,我师公萧浪已隐退江湖,佛门三老,洪悟、洪明、洪心三位大师也早已闭关多年,不问俗世。”
“这六七十年来,朝廷新政,与民休养,民渐富,国库渐盈,朝廷内外焕然一新,天子更是求贤若渴,礼遇读书人。这一切,也都使得各门各派的弟子中,少了些可选人才。然而,那些读书的子弟,他们金榜题名之后,依凭自己的满腔热血,到地方行仁政,铲奸除恶,维护一方安宁、富足,本身也是在行一种侠道。”
“因此,我中原武林现如今并非一盘散沙,只不过更多的人,通过更多的方式,去行了武林中人该做的事情罢了。而我们这些习武之人,需要做的,则是养精蓄锐,为朝廷积蓄力量。”
“要说到塞北让去的三十里荒地,寸草不生,你们北蛮又从中获得了什么?我猜啊,只不过是得寸进尺的快感罢了。你们北蛮,如今全民皆兵,可谓穷兵黩武,最终害苦的,还是那些不能参军打仗的小老百姓。你们的王上,却从不考虑这些。”
“如果问你们的王上,将来假如真的入主了中原,将会以什么方式来面对我中原百万子民,恐怕他也答不出来。”
“太宗当年,之所以能带领起义军改朝换代,无非是因为赢得了民心。现在,我朝境内,一片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是为空前绝后的盛世。你真认为,单凭武力,就足以言胜吗?”
面对安子玉最后的这个问题,拓跋恭实在是无法回答。
因为他发现,安子玉的看法竟然和自己有几分类似,他之前也不止一次想过这个问题。
奈何,现如今,北蛮朝廷内,都是求战的自私自利之辈,连同那个大王,也是好战之徒。
至于自己的父亲,也不止一次让自己安心练武,不要去想那些没用的东西。
今天安子玉的这番话,再次勾起了拓跋恭沉睡已久的内心。这些话,若是从他的角度,那便是对于他们自己朝廷内部的一些忧患的思考。
但是,此刻,他被困在这个神剑门内,哪里都出不去,父亲那边也一直没有消息。
想到这里,拓跋恭甚至开始对自己起了疑心:莫非自己,真的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见拓跋恭沉默了,安心意方夸赞道:“爷爷讲得太好了!”
“是啊,爷爷真棒!”李圆圆打小生活在京都中,京都中,尤其是那些大官子弟,每天都活在北蛮如何如何,我朝又如何如何的比较中,因此对于北蛮这个词,李圆圆从小的印象就不太好了。今日听了安子玉的这番言论,也是顿时热血沸腾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