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这一天,夜半时分,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雾气弥漫。
唐太岳韩宛如夫妇照看着唐家小十,正要入睡,唐老太君在后堂祈祷,朦胧之间,有一人影无声无息之间,已入了卧室内,大门洞开。
十一月的巴蜀,此刻却并不寒冷,满室温暖芳馨,东风袅袅,夜泛崇光,百花开放,瑞色满天。
道人邵雍,负剑踏月而至。
蜀中唐门乃是世家大族,唐老太君看不得这等不请自来的“嚣张”行径,但数百傀儡合唐门门主之力,竟都拿不下这道人。
正是:仙人亦有两般话,道不虚传只在人。
化术为法,合乎一道。
甩袖,掷出一枚麒麟玉佩,一卷西岳云海,自此飘然而去,渺渺数言,回荡在其间,有云:“命有麒麟骨,不肯做凡人。有骨无心,未能成形。灌血为精,贵子初成矣!”
再细细查看,有随物奉上数言,其中道:此乃十少爷迟来的生辰礼,试晬预测之本命真物也,来迟一步莫怪莫怪。
麒麟贵子与希夷一脉有缘,将血玉置于胸口一夜,不足之症自会痊愈,如若不然,终有早衰哀亡之险,切记切记!
闻讯赶来阻击的唐门高手皆是面面相觑,各自警惕,实不知这道人是何来历,更不知他是哪一号人物,竟有这等本事,闯进八荒门下重地,全身而退。
唐老太君屏退左右,仔细检查了那玉,确认无事,在沉吟许久,终究还是将那玉放在唐青麒心口。
这夜,唐青麒罕见得睡得很安稳,香梦沉酣,呼吸平稳,没有咳嗽一声,没有头疼脑热,用真气给他蕴养经脉的唐太岳夫妇都觉得惊奇。
唐老太君独自立在佛堂里,喃喃叹道:“莫非当真是天意?”
次日,唐青麒醒来,眼中清明,面色红润,体寒之症一夜消融,百脉皆通。
众人取出那麒麟血玉一看,大是惊异,先前那雕刻麒麟的美玉,色泽如血,触手生暖,现下血色褪去,竟成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白玉。
怪哉怪哉,唐门上下传为奇事。
打这以后,体弱的小团子一日日好起来,不仅再也没有生过病,体内还逐渐积累了一股“神力”,饮食无忌,力大无穷。
三、四岁能读诗三百,五岁未满即能背诵《大学》,六岁初初对联,九岁能作文作画,习文习武皆有可称道之处。
机关暗器,一点就通,尤其痴迷剑术,每每入忘我之境,废寝忘食。
十岁时,唐青麒于“万青竹海”参悟清正雅直的剑术,青翠生机,傲雪凌霜,已能登堂入室,初通剑术奥妙。
同年,唐太岳将邵雍所赠的“西岳云海图”转交给唐青麒,希夷一脉‘蛰龙法’再次出世。
十二岁,玄功小成,驾轻就熟,逐一人星夜仗剑往西岳华山而去。
莲花峰上,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陡峭巍峨。
他收起了从小拿着的折扇,执最爱的剑,眺望那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
置身其中,不知不觉,便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
豁然开朗,见一石室。
室中有道人醉卧酣睡,有百家经义,有阴阳律法,有《先天图》、《易龙图》。
唐青麒观图,静坐七天,至先天之境。
餐风饮露,阅卷至第四十九日上,三千道藏,每字每句皆了然于胸,过目不忘。
破先天,入一品道台之境。
道人醒,随其出洞下山。游三山五岳,看三教九流,未说一言,受益匪浅,布衣华服皆尝之。
历时两年。
行至襄阳附近,见一深谷,树木苍翠,山气清佳,剑气氤氲。
道人御气远去,从此再不见其仙踪。
唐青麒独入剑谷,得遇恩师——绝世剑魔独孤求败,心悦诚服,拒唐门侍从于谷外。
襄阳修行三载,年十七,出谷入世。
独行千山,败昆仑十三剑,大飞龙九式,打遍河朔群雄,登秦岭,踏终南,比剑论道,斗尽八荒同辈。
希夷遗脉,麒麟贵子,声名鹊起,玄门中人狂热追捧,江湖武林津津乐道。
江湖的下一个十年,眼看着就是他的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