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听从萨满的建议,让宦官去请杨逍和范遥前来。
曾经的光明左右使,叱咤江湖的逍遥二仙,如今也褪去了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情。
当然,豪情依然健在,只是,从江湖转变到了庙堂而已。
随着逍遥二仙官居一品,穿上了足够光宗耀祖的大红袍,他们也被环境和现实改变。
说话小声是一点。
斯文扫地也是一点。
不对,应该说他们是含蓄了起来,收敛了。
当然,这只是相对应下的情况而已。
如果惹到了两人,或者其下属办事不利?
那么恭喜,他们将见识到英雄未老,宝刀仍然可以出鞘。
这就如同廉颇当年一样。
宋朝词人辛弃疾,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写道。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似乎在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然而,实际上,这句话常用来比喻欲为国效力却报国无门。
廉颇是谁?
他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
长平之战所有人都不陌生。
纸上谈兵的赵括,也不陌生。
而在赵括兵败长平,致使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坑杀前,长平的赵国主帅便是廉颇。
廉颇驻守长平时,布置的三道防线,让秦国如同牛吃南瓜一样,找不到地方下口。
故而,为了结束与赵国的拉锯战,秦国便计划了反间计。
于是,廉颇免去主帅职务,赵国在赵括的带领下,兵败长平。
在赵悼襄王继位后,廉颇因受排挤,于是离赵投奔魏国。
而在魏国期间,廉颇虽衣食无忧,却始终得不到信任和重用。后来赵王想重任用廉颇,于是派使臣去探望他。
然而,郭开却用重金贿赂使者,让他诋毁廉颇。
廉颇见到使者后,当着使者他的面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以表示自己还能被任用。
使者回去却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即使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去了三次茅厕。”
故而,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任用他,这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
当然,此时的逍遥二仙远远没有到廉颇的地步。
他们也没有遇上不识金镶玉的赵王。
虽然朱樉这个皇帝,对逍遥二仙颇有微词。
可是,也仅仅如此。
昆仑浪子杨逍,一直不受朱樉待见,当然,杨逍也一样看朱樉总有些抵触。
范遥因为自毁形象,朱樉也不想看见他。
这两人,与朱樉似乎达成了默契,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不会选择见面。
闻名不如见面,
见面的确不如闻名。
当然,大朝会例外。
今日,在各自衙署办理公务的逍遥二仙接到朱樉的旨意后,显然都是一愣。
刚说有默契,这就打破了!
心中腹诽了朱樉一句,逍遥二仙自然不敢怠慢,更不敢让朱樉久等。
因为无论怎么说,朱樉始终是皇帝,该有的尊重是不可少的。
在天地君亲师的年代里,郡主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你们来了?”
“臣,拜见皇帝。”
当逍遥二仙出现在朱樉面前后,朱樉以微笑的容颜率先开口招呼二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