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赵敏狠狠教训了一回的魏公公,颤颤巍巍的离开了赵敏所在的议政大殿。
走出议政大殿好远后,魏公公整个人精神为之一变。
刚才的萎靡不振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意气风发。
看着张无忌所在位置,魏公公沉声呼喊道:“来人。”
“总管大人。”
两名上前来的两位太监对魏公公躬身行礼。
“通知禁卫军,立刻将大明宫的闲杂人等驱逐。”
“诺!”
魏公公口中的闲杂人等,两名太监自然清楚指的是谁。
毕竟都是伺候在皇帝,皇后身边的人,其脑子的灵活程度,不亚于今年的三榜进士。
而接到魏公公的通知以后,禁卫军的统领阿大,明显一愣。
随即,便是小声询问前来的太监:“可有皇后的旨意。”
太监摇头,冷声道:“没有,只有皇帝的口谕。”
“末将遵旨。”
一听太监说起是朱樉的意思,阿大不在有一丝犹豫。
却说,张无忌在大明宫禁卫军统领阿大亲自出面下,请他离开,倒是没有一点拒绝或者不舍的意思。
阿大朝他解释:“抱歉了张少侠,大明宫为大明朝政中心,希望你能理解。”
对于张无忌,阿大个人还是非常有好感的。
因为,张无忌也是和他一样,可以为皇后挡刀挡剑的忠义之士。
“将军无需如此,在下也正要告辞离去。”
在大明宫这段时日,特别是张无忌恢复行动后的几日里,他感受到了大明宫的忙碌与他这样的侠客是格格不入。
“这是两个世界。”
张无忌数次看向大明宫外,喃喃自语。
唯有让他疑惑的是,大明宫中这些每日忙碌的脚不沾地的文武大臣,为何而变?
张无忌可是知道,他们曾经无一不是,在江湖上留下不少传说之人。
包括他的外公,殷天正。
曾经的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天鹰教教主殷天正,如今为大明王朝中军大都督,官居一品。
按理,他的外公可以称为功成名就,颐享天年了。
可是,张无忌却发现,与自己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外公所说,曾经的他是为自己而活,如今他为大明一万万百姓而活吗?”
殷天正的话,张无忌还无法理解。
功成名就?
不对!
像殷天正这样人,或许以一句话可以解释。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他们想要的,唯有青史留名尔!
张无忌请求阿大,离开前想与皇后,外公告别。
阿大听后,为难的摇着头拒绝了张无忌道要求。
“那在下告辞了。”
张无忌没有继续纠缠,而是潇洒的转身。
他已经明白,既然是两个世界的人,永远也没有可能走在一起。
爱,可保留心间。
只要她过得幸福。
张无忌走后,阿大为他通报了皇后和殷天正。
赵敏听后只是点头示意知道了,便不在关注。
而殷天正听后,却是苦笑不已。
自古多情空余恨,
此恨绵绵无绝期。
外孙张无忌的想法,殷天正如何不清楚?
不仅他清楚,所有知道前因后果之人皆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们对于张无忌只能说一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死活。
当然,看在殷天正的面子上,这些话,也就在心里面说说而已。
大明宫后殿
朱樉居住的偏殿里。
魏公公此刻正弯着腰,回禀张无忌已经离开,还有他之前另行通报皇后的事宜。
朱樉听后,一笑了之。
“魏公公,你无需如此,朕不怪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