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河北的一个小村子里张易正在和一群小伙伴玩耍,这是无忧无虑的年纪,没有任何猜忌,快乐就是快乐,既逍遥又自在。这是成年人无法体会的自然,这么说各位看官可能还不太明白,我举个例子吧。
你看两个小孩在一块玩,闹急了,你打我一下,我踢你一脚打的不可开交。这事被双方家长看见了,都觉得自己孩子受了委屈开始问对方讨要说法,于是两个老的开始吵的不依不饶,到最后甚至能老死不相往来。而然转头两个小孩又在一起玩上了。
小孩啥都不会想,也不会被世界上人们发明的条条框框给限制住,再没什么能比小孩更纯粹更单一的了。
“哎,你们听说了吗?村子里那个没人住的老宅子里闹鬼哎”
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弹弹珠,其中一个孩子弹珠输完了开始跟另一个孩子谈天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另一个孩子连忙附和到“我那天站在,那个院子里还看见一个白衣的女鬼飘来飘去,特别的可怕”
“是的,是的,我也听我爸说了,这院子里死了好多人呢,我爸都不然我靠近”又一个小孩跟着一起起哄
这三个小孩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逐渐的其他孩子也被这个话题吸引过去。于是孩子们也不玩弹珠了,开始讲起了他们听说和虚构的那个老宅的一些诡异传闻。
“这世界哪来的鬼呀,毛爷爷说过,这世界上没有鬼,你们这都是封建”
张易发出了唯一反对的声音
“我爸告诉我的,我爸能骗我吗”
“对对对,我还亲眼看见了呢”
“老师说了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
争论的越来越激烈,里面的孩子王宋胖子对张易发起了挑战
“你要是不信的话,晚上敢不敢去鬼屋闯一闯”
张易还是有些怵这个小胖子,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胖子总喜欢挤兑他。
“我得回家吃饭了,不跟你们玩了”
“哈哈,你是不是不敢啊,胆小鬼,略,张易是小狗”说着那个小孩对他做了一个鬼脸
“张易是小狗......”
“张易是小狗......”
其他的小孩也附和着
起哄看热闹,一直都是华夏文明的良好传统,这个传统无论是在多小的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传承的样子,有时这些并无真实的东西所支撑,只要不太过火,所有人都还是喜闻乐见的
“谁说我不敢了,县城里庙会的鬼屋我都敢一个人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