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轻声问道:你是怎么了,为什么上课没精神呢?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还是同学谁欺负你了,告诉老师,我一定帮你教训他!我含着泪缓慢地说道:没,没有,老师!“那是怎么啦?”她急切地问道,像是关心自己的孩子那般心切。看到老师着急的样子我才说到:爸爸住院了,妈妈说可能不行了!老师听到后愣住了,“啊……这,是真的吗?”我点了点头,对于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她能很清楚地感觉到,这对于一个正处于成长阶段关键期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搞不好就是很大的打击和创伤,有可能学习成绩开始下滑,或者性格开始变得孤僻。
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可能还不懂事,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具备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正是这样对我的影响比弟弟还要大很多。老师慢慢地说道:没事,你别担心,现在医生不是在给你爸爸看病吗?有可能是你想得多了,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好了?她也可能觉得是我说得太严重,便摸摸我的头安慰我道,不过从她看到我难受的表情,我能感觉老师心里也不由得咯噔了一下!我也希望我是多想了,于是点点头。周老师又说道:你要是家里有什么困难,就给老师说,老师能帮你们的一定尽力帮!你一定要坚强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的泪花此刻一滴滴落在安静的办公室水泥地上,滴答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房间,其他老师听得都忘了说话。就在这时,铃……上课铃声响了,老师让我擦擦眼睛赶紧去上课了。
时间在今天怎么突然觉得过得好慢啊,怎么平时感觉还没听完就下课了。难道真的是,快乐的时光感觉总是短暂的,而痛苦的光阴总是漫长到让人感觉窒息!终于熬到下课了,我赶紧收拾完书包下楼去找弟弟,然后看到我姨已经在学校门口等我们,我们俩有点急切地想去找妈妈,想偷偷溜走先去医院。不过被我姨一眼就看到了,一声叫住我们:“哎,你们俩跑啥呢?姨带你们先去我家吃饭”。我说道:我们想去找妈妈。弟弟此刻哭着一直喊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我姨蹲下拉着他的手说:冬冬乖,去姨家吃了饭,我就带你们去找妈妈,我把饭都做好了,你们爱吃的碎面,可香了,再不吃一会就凉了。我们俩听完点点头,就跟着上去吃饭了。
其实爸爸的病吧,我之前也有耳闻,平时也见妈妈没事给爸爸熬药,买药吃,不过那都好几年习以为常了,老师平时也说人吃五谷杂粮,都会生病的,按时吃药就会好的!所以我们和弟弟也没觉得有多大事,也许只有妈妈清楚实情吧。后来我才知道,爸爸得的是肾炎,早期都好治疗,只要配合医生,忌口别乱吃一般都会好的,就是时间长得慢慢养!不过看了好几年,爸爸的病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好转,反正变得开始严重了,妈妈当时好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个门诊那个医院的带着他跑,吃了不知道多少药,还搞了很多偏方去试试,都没什么明显的效果。做小吃挣的钱基本都给他看病了,所以我们家一直过得紧紧巴巴。
当时他们从村里奶奶家出来开始做生意,也是因为和奶奶不合,听邻居说也是被奶奶撵出来了!老一辈的那些恩怨我也说不清楚,毕竟没有亲眼见过,只是一直听妈妈说奶奶的各种不好,在家欺负她没法呆下去,所以她气得搬出来才在这谋生。不过后来听邻居说过奶奶年轻时脾气确实不好,而妈妈也不是轻易服软的人,这样住一起久了矛盾自然多,婆媳关系也许就是这样,没有几个那么合得来的!但是好多人也是觉得奇怪,奶奶生了好几个孩子,就我爸一个留下了,其他都没多久就夭折了,所以奶奶性情变得坏,我想大概也受这个影响吧!
本来在那个90年代,独生子那简直是稀奇,因为大多数人都想着趁年轻能多生就多生个,虽然有计划生育,但也挡不住农村人生孩子的脚步,一家人少了三四个,多了六七个八九个兄弟姐妹,都想着家里多有几个劳力,好挣钱养家,老了还可以防老!以至于那段时间之后,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直接都飙升到世界第一有十几亿。可是现在看来他们还是考虑不够的,只想着生孩子,从没认真想过自己有多大能力可以把孩子养好,结果最后一个个家里过得更是贫困潦倒。那种情况下孩子也没能有很好的成长条件,大多数长大了还只能是做农民继续种地,到现在还是能听到很多村里人说谁家父母可怜,养大一群儿女,老了却没一个在身边伺候,到头来还得自己一把年纪去种地,去捡废品为生!
有时我也在想想,这到底怪谁呢?出现这种现象和悲剧,孩子们一个个都说父母偏心谁了,对谁好了,怎么不去找他养你?老大推老二,老二推老三,结果就是这样,最后没人管了。哎!想想也是可悲!我们都想过得更好,去做某一件事,以为越多越好,可结果确却是刚好相反!所以像我们班的同学爸妈多数都是工人子弟,所以人家家里基本都是一个孩子,父母还都是有工作的,可以把家里的资源都用到一个娃身上,这样一来,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成长条件,大人也能轻松一些,不会感觉那么累!也许是工人阶层文化比农民高些,又或许是人家响应国家的计划生育号召,明白少生优生的道理,到头来一个孩子他也不会比较爸妈偏向谁好了,过得好与不好对他来说都是父母给的自然都是最好的,这样心里没有怨气,养老也自然顺理成章了。
我不知道这样比较是对与不对,但是我所看到和听到的就是这样现实的对比,我的那些个工人子弟同学大多数都过得很好,父母早都在大城市里买了房,老了也有退休工资,也不会太拖累孩子们。而老家的农村人,.uknshu.虽说家里有地买不起也可以自己盖房子,但是对于家里兄弟多的,都不知道要辛劳到什么时候才能都盖好房子,很多人都是没有房子多大岁数也讨不到媳妇,家里人干着急,孩子也过得不会很好!
这样循环是一代影响下一代的,因此才会出现一本书,叫穷人的思维和富人的思维,穷人之所以一直贫穷的,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根本和富人有着这质的区别。在这里,我并不是看不起穷人,因为我本就是一个地地道道农民儿子,家里也是很一般,就是因为多年的感悟看到了这一点,才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要改变这种固有的生活思维模式,才能真正的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要别人干嘛你就干嘛,你最应该干的就是首先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自己的能力能够把什么干好,这才是最重要的!尽管我到现在为止也不是一个什么成功人士,不过也正因为经历失败了这么多年才有失败的经验来给大家诉说,足以眏射出一个道理,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这样烦恼自然就不会多了!
我一直都觉得这句话是对的,多数人的烦恼都是自己的能力撑不起自己的野心,而导致埋怨种种,怨恨丛生。当然这也有一些外界的因素,比如就像我受到一些原生家庭的影响,到最后羁绊半生!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清眼前的路,就不应该急着前行,应该适当停下,看看脚下的路该怎么走好?一旦心急,只要踏错一步,已来不及收回,只能遗憾终生!有时就是这样邪乎,大概这个点就是命运的转点吧,从此我们天涯陌路,我们各不相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