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寻常小学堂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所有半大孩子整天在就待在哪里摇着头之乎者也读圣贤书。这寻常小学堂里面设有修身、字课、读经、史学、舆地、算学、体操等多门课程讲究德智体美劳全反面发展的五好青年。
大家常见的摇头晃脑读死书的兴盛,主要原因起源于清朝时期,统治者为加强对民间的控制,以八股文取士,从侧面推动民间文士放弃思考,一心钻入八股文里,并没有策论这种需要思考的考题,在这样的愚民政策的推动下,没有文士思考了才开始变成大家想的摇头晃脑读死书。
五名经过许夫子介绍,并多次交流身边趣事的小屁孩也就顺利成章的成为了好友,自这之后本还以为自己颇具天赋的凌跃坤也多受打击,现在他们五人一同出门都被别人唤作鲁斋四神童与他们的跟班。
不过时间长了凌跃坤也觉的没有什么了,毕竟被打着打击着也就逐渐的习惯了。如今已经到了腊月初八,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
说到过节这里我不禁要吐槽一下我们的过节休假习惯,一起我们看阴历的时候休假是二十四节气是阳历节日,如今我们开始看阳历,放假的又大都是阴历节日,完全搞不懂我们放假的习惯是什么,难道是就看那个不常用,说不定就忘了然后就不知不觉的开始加班工作吗?
过去过年可不是与现在一样从除夕到初七年就过完了,那时过年是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本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过了腊八之后便逐渐进入过年的气氛,所有人也都逐渐开始为过年而忙碌起来了。五名学子年纪太小也呆在家中无事,学院也放了假,便相约一同去城郊法门寺讨一口佛粥图个吉利,也去这供奉着佛祖佛指骨舍利的佛门圣地,求佛祖保佑通过明年二月的县试。
还未到法门寺便看见了高高耸立的足有十三层高的真身宝塔,宏伟无比的矗立在佛寺正中央,越靠近法门寺便越是难以前进,作为佛教圣地之一,加之全神州佛教信徒也十分之多而且周围也没有比它更为知名的寺院,甚至许多外地人都会提前来次只为讨一口这里的佛粥,拜一拜佛祖。
不过来到这里进贡香火之人大都知书达理,排队井然有序,尽管如此五人还是排了好久的队,才喝到了这碗佛粥。喝完之后凌跃坤等人便进了寺中,这宗教之地多有规矩几人也怕犯了忌讳,便径直前往大雄宝殿为佛祖上了一炷香请求佛祖保佑,便出了寺院,不敢多待。
离开之后没了规矩几,人便也放松下来,开始有说有笑。开始逛起了法门寺的腊八庙会。文壁与祝允明随是官宦人家出身,但也不是很在乎衣食住行的奢华,与凌跃坤他们随便找了一家热闹的面馆吃起了腊八面,这腊八面是陕西一地的特色以面和各种豆类(红豆为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备用;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就好了,这腊八面还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