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参加县里的选拔考试,通过了童试,就算是“进学”了,所谓进学,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或者相公”。
谢家棍棒下填鸭式文化教育的第三代年轻人之中,倒是有谢超的两个堂兄在前面几年取得了秀才资格,比父辈要好很多了,父辈四兄弟,科举考试的第一关都过不了。
其实谢家第三代之所以能出两个秀才,跟谢天浩老爷子“谁家儿子会读书,谁就算谢家接班人”的策略有关。
各家都在努力“拼儿”,拼出了两个秀才。
只是他们也只是卡在秀才这一步,多次尝试考不上举人,估计以后考举人是没什么希望了。
谢超作为谢家“百年难出的天才”,童试关过的很轻松,成为货真价实的“秀才”
现在他就终于有学籍了。
“真的没想到,来到古代十八年之后,成了秀才”,谢超心理感慨道,丑脸有点无奈的苦笑,“以后出门,就会被尊称一声“相公””。谢超曾经想象,来到古代,娶一个绝色老婆,每天晚上都娇滴滴喊他“相公”,没想到秀才都是被尊称相公的,被男人这么称呼,还真的有点不适应。
“秀才可以免税,免除徭役,过堂免刑,是大岩帝国的一线公务员,还可以不用考教师证,直接去私塾教书”。谢超对科举考试第一试的成功,非常满意,“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取得秀才身份后,接下来就是乡试考举人。
谢超参加科举考试,他的母亲郑岚却是战战兢兢,紧张的要命,比现代高考在校外等待的父母紧张多了。
毕竟,谢超并未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前期启蒙是她郑岚一手主导。而谢超十三岁之后,郑岚辅导能力就跟不上了,后面则是谢超自学成才。
家里也曾重金给谢超请远近闻名的秀才做家庭教师,但是连续请了五个,都被他赶走了。
谢超赶人的理由是,“自学”才是高效率,家庭教师罗里吧嗦,水平有限,误人子弟。
可能是因为年轻人太不知天高地厚,也可能是这些牛逼的秀才教导补料天才少年。
谢超到底自学到了哪种程度,没有测试,也没跟同龄人做类比,根本无人得知。
现在才是到了“是驴是马拉出来遛遛的时候了。”
好在童试这一关过了,而且丑娃说“考秀才很简单”郑岚长出了一口气,放心不少。
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八月,所以又称“秋闱”。
乡试的考场,称为贡院。贡院内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和答题之所。
前后要住进号房三天,也就是在贡院的号房里面吃喝拉撒,挥笔答题、写作,连续奋斗三天!
“这科举考试不只是考文化水平,也考体力啊”谢超心想,“连续三天关禁闭一样考试,对体力上也是一种考验,特别是对这一群身体虚弱的书生,这种巨大的折磨”
有些书生在第三天直接累得趴着书桌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
好在谢超是内劲武者,对他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体力活。
他被分配的贡院号房是九五二七,让他突然联想到了现代的“星爷”,思绪飘飞了很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