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第405章自己办一个中文期刊?
&esp;&esp;“嘿,Mr.Chen,我是《Ntre》的曼德尔。”
&esp;&esp;对方笑了笑,然后礼节性地问候了一声,“距离我们上一次的见面已经过去了快2年了,史蒂芬教授身体还好吗?”
&esp;&esp;“曼德尔先生你好,感谢你对老师的关心,老师的身体还不错。”作为大牛的学生,陈灏也是和自家导师参加过不少的国际学术会议,对于《Ntre》正刊的主编也是见过几次面,至于深入交流是没有的。
&esp;&esp;简单客套了一番后,曼德尔有些按捺不住地开口道:“咳,没想到陈先生你回到华夏后,能够搞出这么大的动作,用你们华夏的成语说,这叫厚积薄发!”
&esp;&esp;“谢谢你的夸奖,如果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说。”陈灏没有跟男人,尤其还是一个老男人闲聊的嗜好,直接挑明说道。
&esp;&esp;对方那里稍微安静了几秒,随后曼德尔试探地问道:“Mr.Chen,我想知道你们在光芯上的研究已经如何了?”
&esp;&esp;似乎也觉得这句话有些荒唐,曼德尔随后苦笑一声。
&esp;&esp;“我很抱歉,我感觉我问出了一个废话般的问题,只是对于光芯我的确很想得知。”
&esp;&esp;陈灏也是轻轻一笑,“既然曼德尔先生心里已经有答案了,那为何还要做这个无用功?”
&esp;&esp;“光芯的进度我不方便透露,但是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们光华大学不光有能力攻破光芯技术,还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实现芯片的量产!”
&esp;&esp;听着陈灏自信满满地一番话,曼德尔脸上一喜,以他对MIT那位尊贵的史蒂芬教授了解,对方不是一个会说大话的人。
&esp;&esp;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esp;&esp;对于陈灏他了解不多,但是他相信史蒂芬教授!
&esp;&esp;曼德尔神色一凛,组织了下语言这才开口道:
&esp;&esp;“Mr.Chen,在这里我代表《Ntre》杂志社向贵单位进行约稿,并且我可以保证只要是光芯的文章刊登上来绝对没问题,甚至是封面文章也是没问题的。”
&esp;&esp;“哦,是吗?”陈灏脸色平淡,换成其他人估计要哇赛一声原地跳起来,毕竟这可是《Ntre》期刊!
&esp;&esp;陈灏嘴角微微上扬,打趣地回道:“曼德尔先生,你觉得这些《iee》就不能给我们吗?而且相比贵刊,《iee》的欧文编辑可是我们光华大学的好朋友。”
&esp;&esp;想要让光芯更换期刊发表?
&esp;&esp;这怎么行!
&esp;&esp;《iee》期刊可是我们光华大学的好朋友。
&esp;&esp;必须得加钱!
&esp;&esp;曼德尔眼皮跳了跳,好在事先早有准备,不慌不乱地正色道:“我相信我们《Ntre》也能和光华能为伙伴关系,并且下个月刊登的年度十大科学人物里,陈校长你将会排在第一名!”
&esp;&esp;《Ntre》期刊每年都会排出当年对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者,虽然说是平行的,但其实重要性还是会根据顺序有所影响。
&esp;&esp;比如2018年的《Ntre》的十大人物之首就是陈灏的学长曹原,以“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成为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首!
&esp;&esp;这位曹原学长是一个工作狂,每次陈灏进他办公室的时候,里面都乱糟糟的,桌上堆满了计算机和自制望远镜的零件。
&esp;&esp;因为有些实验需要计算机进行协助,而陈灏是MIT大牛史蒂芬教授最为得意的弟子,加上同为华夏人,这一来二去,两人就熟络不少。
&esp;&esp;想到还在MIT的那位传奇学长,陈灏忍不住摇摇头。
&esp;&esp;因为拒绝漂亮国移民局的入籍邀请,即便研究的是石墨烯,并非军工、航天领域,最近日子听说不太安宁。
&esp;&esp;倒是曼德尔一想到老仇人《iee》,直接就是咬牙切齿,脸色稍微犹豫,随后一发狠地说道:
&esp;&esp;“Mr.Chen,如果你保证光芯的论文发在《Ntre》上,既然作为光华的朋友,那么也有义务帮助光华提升国际影响力。”
&esp;&esp;接着,曼德尔亮出来了他的底牌!
&esp;&esp;“我们《Ntre》可以与贵校签订合作协议,于今年12月下旬,在光华大学召开【2020Ntre中国论坛】!”
&esp;&esp;“作为主办方,我们会邀请国际材料、化学、物理领域顶尖科学家来到中国鹭岛,一起探讨在材料领域上的前沿问题以及促进中国科学研究前进的模式。”
&esp;&esp;最后,曼德尔忍不住提醒道:“举办一场重大的高水平国际会议,对于光华大学来说,重要性如何Mr.Chen你应该知道。”
&esp;&esp;为了拉拢陈灏,他可是摊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