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赛的临近,林毅几个的心中也越来越兴奋。可能是因为无知者无惧,几个人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紧张。报名的细节发了下来,大师组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骑友统一进行比赛,精英组则是17岁到39岁。林毅他们报的青年组要求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含金量最高的精英组作为本次比赛的焦点,大师组和青年组则更像是给喜欢骑行的人们一个展示的平台。林毅他们在收到比赛细则后几个人仔细商量了一下战术:这次的比赛他们四个将由沉默率先领骑,然后弓伟,之后林毅,最后是三胖,几个人将在突出大集团后轮流带风。重中之重是第一时间内脱离大集团,以便提高获胜的几率,沉默的担子很重,此刻的他一脸严肃。由于青年组的高手较少,所以林毅他们四个还是小有信心的,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几人心里底气较足。
比赛场地设置在了环境优美的小白河风景区。这里有着西北地区最大的湿地。道路也经过修缮后非常的整洁与平坦,适合自行车的比赛竞技。比赛当天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参赛选手与前来看热闹的围观群众。
随着自行车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人们渐渐开始认识到低碳出行对环境的意义,因此自行车运动也在政府的鼓励下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当他们四个来到了小白河报名处报道后,把自己的车好好检查了一下,防止在比赛过程中出现意外。然后在登记处领取了号码牌以及GPS定位仪,GPS定位仪的作用是防止骑手抄近路以及终点冲线时排名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具。经过安装后几个人来到了赛场的起点集合。
第一场比赛是青年组,他们组别第一个比赛是有目的的:首先是比较年轻有拼劲,可以给到场的观众以及各媒体起到热身效果,其次是检测骑行道路是否安全是否有杂物,为之后的精英组比赛进行清障。本次比赛参赛者为本市骑行爱好者以及周边城市的精英车队,甚至连省队也派出了代表进行参赛。比赛的意义重大,可以让人们在比赛中感受激情,提升体育活动的影响。
青年组出发时间安排在早上的八点钟,今天的天气不是特别理想,朦朦胧胧的小雨让空气略显寒冷,淋湿的路面显得湿滑,给骑行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过弯时可能会减少轮胎抓地力使车轮侧滑导致摔车。然而这样的天气却使选手们并跃跃欲试,都表现得十分兴奋。天灰蒙蒙的,但是五颜六色的骑行服却让整个赛事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随着选手和裁判的到位,八点整,比赛开始了。在裁判发出一声枪响后,青年组的52名选手向着终点进发了。
这次的比赛全程都有摩托车引导以及无人机跟随拍摄,场面十分的浩大宏伟。林毅的车队在大集团开始提速之前就发起了冲锋,这一反常态的举动使大集团与他们拉开了距离。比赛的时候往往有自认能力出众的车队或个人首先脱离大集团,靠着较强的腿力让自己处于优先的位置,如果能甩脱大集团便可以大概率率先冲线。林毅他们四个正使用的就是这种战术,他们在赌青年组里的高手应该不多。但是当一队3人与林毅他们一起率先冲出大集团的时候,计划出现了破绽。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也有一支强队混迹在青年组之中。虽然青年组的奖金较低,但相对获得名次也较为容易。这样的安排显然也是这支队伍提前安排好的。
小白河80%以上的道路都是铺设平整的大道,在这样的道路上疾驰最容易看出强弱的对比。在那支队伍与林毅他们合在一起向前冲的时候,大部队也开始加速跟在几人身后死死咬住不放。7个人在最前方领骑的是沉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之前他的体能在领骑两三公里后仍有余力。但为了冲出大集团,尽全力冲出500米后已经力有不逮,开始减速了。另一车队的队员紧跟补位,一公里后他也感到体力不济,慢慢的降低了速度,而之后赶来的弓伟瞬间弥补了他的空位。七个人率先冲出大集团后,虽然阵营不同,但为了胜利几人默契地组成了自己的小阵型来和后方的大集团展开对抗。
首先出发的几个人在比赛的专业术语中称为“兔子”。就像打猎时跑出的猎物,如果猎犬没有抓住兔子,兔子就可以逃得活命。可是如果兔子被猎犬抓住,那么活命的机会就很渺茫。七人知道,自己如果不全力奔驰就会落入大集团之中,那么在人群里将难以发挥,想取得好成绩可能就要看运气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