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陈小天入悬花宫已有一年之久,昔日素衣少年蜕变成了锦衣少年,或许悬花宫伙食不错,个子长高了许多,样貌也俊朗了不少。
一年里,陈小天过的很充实,不用为米还剩多少发愁,不用盘算差多少银子添衣服,掰指头过日子已经是昨天,计算柴米油盐的日子倒成了一种怀念。
文盲陈小天现在除了能读文识字,还能写出一手差强人意的簪花小楷。毕竟有三师兄叶陶和五师兄李甫这两个大文豪隔三差五检验陈小天的学问,少年连偷懒都没机会,当然,最重要的是少年懂得珍惜机会,小时候想学习,迫于生计连学堂窗外蹭学的时间都没有,第一次踏进学堂还是因为送信,那一次,那个素衣少年整理了衣冠,擦了手才踏进学堂的门,他的心目中,学堂无疑是圣神的地方。
喜忧参半,这话一点也不假。
除了学问,陈小天的修炼却是一塌糊涂。他内心逐渐接受了一个事实,或许没有修真资质。
因为直到现在,他还没有修炼出体内的气府,这意味着关于气府后面的修炼课程都无法进行下去。
修炼不出气府的情况,山上公认只有两种,其一是无资质之人,上了山的新弟子偶尔也有这种情况,因为遴选之人看走眼;其二是气府损坏,无法再凝练出新的气府,大道受损,修真之路从此断绝。若是真有人努力了一年都修炼不出气府,以后修炼出气府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时间越久,少年的心神越难以宁静。
有些悬花弟子嘲笑少年是神仙界最弱小师叔。
换作以往,别人怎么说怎么笑,少年都不会皱眉,“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以善心处世”,一直是少年行事准则。现在情况稍有不同,他是悬花宫的小师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代表整个悬花宫的,若被人讥讽,讥讽的不止是他,更是他的八个师兄师姐和整座悬花宫。
陈小天开始翻阅古典秘籍,他想找出阻塞修行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悬花宫藏书最多的地方,是三师兄叶陶和五师兄李甫的住所。
少年便变着法子,找各种借口串两位师兄的门,要么提三两斤花生,要么带一两壶好酒。这么懂事的小师弟,两位师兄都不好意思拒绝,来而不拒。所以在这两个地方,经常能看到陈小天和李承道两人埋头苦读。
不过,男童李承道对这个小师叔的印象好像越来越差了,这小师叔有个臭毛病,喜欢抢书,抢不赢的时候总是喜欢用身份压他,男童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哪里敢和小师叔争抢。除了德性不太行,少年其实每每废寝忘食,又让男童李承道心疼。
大葫芦女童偶尔会来串门,每次都以为小师叔读书读傻了,有一次哭着找师父茅康和师伯李甫帮忙,说是把书锁起来,不让小师叔看。
八雅当然知道小师弟为何走火入魔,有些事他们帮不了,就比如凝炼出气府,他们可以教各种自己的心得,可是不能代替他凝炼。
终于有一天,李甫突然想起一个人,修真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沈千风。
他曾经有好几百年被世人称颂,美誉头衔一堆,其中“千古风骚”、“儒圣”,这两个头衔最被认可。如今在黑市上流传的禁书,只要是有关于沈千风的,都会在他的名字前加上这两个头衔,以示尊重。
这俗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红极必黑。
在往后的四千多年里,沈千风成了人人唾弃的文魔。
李甫思来想去,小师弟的修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和沈千风是一样的。
李甫拉着陈小天对坐,开始讲起了故事。
——————
这片大陆北方,极北的雪地叫作青丘,其皇室姓柳,九尾狐一脉。东方海域叫东海,其皇室姓慕容,龙族一脉。南方那一片远古森林叫做山海国又叫山河国,是精灵聚集的地方,以扶桑姥姥为尊。西方前几百年是姜氏天下,如今被不明生物入侵,成为不可知之地。而人族生活的地方在大陆中间,叫作江南,江南共有三十六州,每州都有一位圣人管理。江南的皇室姓沈。
儒圣沈千风并不是三十六州之一的圣人,而是现任君主的大哥,独立于三十六圣以外的圣人。
几百年前,当时还是凡人的李甫文采斐然,一心想求个功名,施展抱负。
不过,像他这种骄傲的人,通常官途多舛,容易得罪人。有位京官起先也十分喜欢李甫的诗,托人让其写两首,并且给的好处是可以在科举上对其照拂一二,登科后,成为他的得意门生。
李甫写诗从来讲究顺其自然,哪里能被人要挟,尤其是照拂一二,让李甫觉得是被看轻了,京官的行为被年轻气盛的读书郎嗤之以鼻,毫不留情的拒绝了,还写了一首诗讽刺他。
殊不知,这种行为得罪的正是当年科举主考官,下场不言而喻。多次碰壁后,读书郎倒也没有自暴自弃,就是有些失望,对官场失望。
少年书生离京之日,在城门上挥挥洒洒,写出怀才不遇的成名之作《离京》。
大道通云霄,我独行路难。天南市井笑神侯,青丘公卿妒秦王。平生抱负不得志,鸡鸭鱼狗妒李郎。欲与沈王同登台,金樽对月远高堂。君不见一身风流无处泄,世人笑我太癫狂。前路难,离京去。
那日李甫顿悟,由诗破镜,以文入道,整个京城的文运流入李甫身上,包袱一丢,两袖清风,踏入一重山境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