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娃此种举动,令其他村民再也不好意思带着孩子登门,向李大胜告山娃欺负自家孩子的状,害怕别的村民说自己太偏心,太过于溺爱自家的孩子。
屁大点的事情,都去李家告山娃的状,听听山娃被他爹打的多惨!哭叫的多可怜!整个庄子的人都能听得见。
李大胜猛然之间来了精神,‘呼’地一声从地上爬了起来,向张大妮匆匆道过谢后,又急急忙忙向自己的家中赶去。
小溪村大队隶属于青山县大河公社,下设八个生产队,大队部便设在小溪庄,也就是李大胜所在之地的六队中。
小溪庄共有七八百口人,算是一个较大的村庄,分为五、六两个小队,东面为五队,西面为六队,李大胜家在六队,离村口西侧不远处。
小溪庄因村庄后荒山中的一条小溪流经村庄而得名,而且此小溪长年不息的流淌着。
哪怕是天气再干燥,也没有干涸断流过,可谓是小溪庄的宝贵资源,小溪庄也因此名扬大河公社。
别的村庄因干旱而绝收挨饿,小溪庄则因溪水不息的流淌,村民虽然没有多少储蓄钱财,但从年头到年尾也没有挨过饿。
解放后二十几年中,村子里的适龄男女都读书识字,近几年还有不少人上过初中,小溪村大队的小学便座落在小溪庄内。
在那个普遍贫困年代,全庄的人们普遍都接受过正式的文化教育,也算是一个生活水平中等以上的村庄。
村子里也不像其他乡村有娶不上媳妇的男光棍,小溪庄的成年男女大多二十岁便成亲结婚,同村的异姓家族也互相通婚。
村民的关系也因互相沾亲带故,变得和睦起来,没有外村人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互相攻讦和仇观的敌对紧张关系。
很少发生村民乡邻之间的明争暗斗,甚至出现家族人多的一方欺凌家族人少的乡邻紧张关系。
也正因为有这种安逸的生活,小溪庄上的人很少离开家乡出外打拚,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李大胜的家和其他农户一样,用黄泥掺和麦草挑成的土墙围成的院落,下方有高约五十厘米左右,用石头垒砌成的基石,不畏惧雨水的浸泡。
大门留在南面靠西侧院墙不远处,是中间起脊前后留有屋檐的独立门楼,留有石头雕刻成的基石臼窝。
两扇一米七八宽的木制大门,用黑漆刷得黝黑锃亮,一看便是刚盖起没多久的新院落。
院子大约东西方向长约三十米,南北方向宽约十七八米,按照农村俗定的风俗,盖了八间堂屋(面南朝北的正房),正好盖满到达邻居的正房边。
东西两边还各自盖有三间厢房,可以用作厨房和住宿,厠所按照惯例留在院子的东南角,是木梁麦草覆顶的旱厕。
所有房子都是用黃泥掺和麦草用钢叉一层层垒压挑成的泥土墙,宽约四十公分左右。
上面是木头大梁和檩梁,上覆用芦苇和苘麻编织成的苇萡,最上面覆盖着通红的瓦片和水泥制成的脊瓦,在脊瓦上还垒砌着刻有简约螭龙图腾像的瓦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