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穴的事,上面有提及吗?这是不是你去那的重要任务之一?”离开窑洞后,方子梅继续替妹妹扛着沉重的大皮箱,边走向跟美方女记者汇合地点边小心问道。
“没有!”陆沪上回答得很简单干脆,“现在这事上边都已经不提了,也许放弃了,也许已经重启成功。”
他不想方子梅再惦记着这号事。方子梅这个人有强烈的探索欲,一旦他把精力投入到这其中,或插手其中,肯定会坏掉他的好事。
“哦?那倒也是,你说的这个有可能,两者都有可能。”相对来说方子梅对蚁穴的研究要多过陆沪上。
因为方子梅曾在行动任务中接触过蚁穴的边界。
当然,这是后来为了重启梳理线索时的发现,当时他并不知道是在执行跟蚁穴相关的任务。
但曾有一种说法,那就是陆沪上的父亲生前并未接触过蚁穴,组织上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他身上是不可取和愚蠢的。
陆沪上也曾一度相信过这个说法。
不过他记得父亲在遭遇暗杀罹难前一年,在一个不常住的小巷胡同租房内写有一张挂在客厅的条幅,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他当时曾问过父亲,为何写上这么一句话。
他父亲回答是感觉客厅缺点文化气息,想到这句就随手写下来了,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由于叛徒出卖,那个租房被当局特工总部的人扫荡,并贴上了封条。陆沪上后来曾冒险潜入去过,空留四壁,啥也没有都给搜查清理走了。
现在想来,如果他父亲不是蚁穴首脑话事人的话,就应该是随时准备着顶替上位担任指挥的二号人物。而不是什么生前并未接触过蚁穴的人,那都是胡说八道。
最先提出这个说法的是他父亲生前同事,如今依旧潜伏在上海的地下组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对方明面上是恒昌贸易行的总经理李明博,其对外贸易生意做得很大,为地下组织活动经费贡献当然也相当大。
但陆沪上总感觉这个人有点阴,骨子里不坦诚,缺乏一种真正的信仰支撑的正义光明精神。
这次去免不了要跟他打交道。
不过也好,可以趁机去查清一些存在于他内心里的疑惑。
十年前的血腥四·一二大屠杀期间,作为一个十四岁的勇敢少年,陆沪上冒险去通知几名转入地下的我党成员集中转移,这其中就有他的母亲。结果被通知者都没有按时抵达撤离点出沪,全都被捕牺牲。
当时李明博是这次代号“北极星”撤离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人,是总负责。下面知道这个计划的人不多,除了执行护送任务的一名交通指挥员,另外就是陆沪上跟他的父亲。
陆沪上铁定知道的是,他和他的父亲都不可能叛变告密,而那个交通指挥员也被捕牺牲了。那么,剩下的唯一可疑者就只有李明博,这是简单的排除法。
而当时情况紧急,没能来得及查清这件事,陆沪上跟他的父亲就被更高层级的地下组织大冒险,万幸成功转移出逃北上。
在北平展开地下活动时,虽然屡屡得到来自上海方面的经费支持,但陆沪上在内心里一直都没有消除对李明博的疑虑。
尽管他的父亲后来曾数次潜往沪上跟李明博接头都没事,但这也并不能消除陆沪上对他的警戒丝毫。
“一队长,在想些什么呢?”方子梅对自己手下的这个得力干将颇有点依依不舍,此时好像感受到了他的内在心里想法。
↑返回顶部↑